
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航線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最近因為巴以沖突的影響,航線安全備受質疑,這對航運巨頭和國際貿易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然而,新年伊始,并未見到該緊張局勢有所緩解,反而出現了進一步升級的跡象。不久前,馬士基宣布,他們的船只將不再使用紅海航線。
自去年12月下旬以來,全球多家航運公司紛紛宣布暫停紅海航線的運輸和預訂服務,引發了一系列紅海危機的持續影響:
01.馬士基航運巨頭宣布船只將不再通過紅海
在當地時間1月5日晚間,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未來,公司所有的船只將避開紅海,改走繞過好望角向南航行的航線。他們同時警告客戶準備好應對可能的嚴重供應中斷。
據稱,馬士基此次的船只繞航數量將超過170艘。在這次全面停航之前,馬士基公司曾在2023年12月31日確認他們的貨輪在從新加坡前往埃及蘇伊士港途中遭受了襲擊,并因此暫停了48小時該地區的航行。

02.航線調整導致航程延長
近期,商船在紅海海域頻繁遭遇胡塞武裝襲擊,航運公司不得不調整航線以規避潛在風險,選擇繞行好望角。據Flexport數據顯示,原本計劃穿越紅海的集裝箱船舶中,有高達85%的船只選擇繞行非洲南端。最近,德國航運公司赫伯羅特也表示出于安全考慮將繼續選擇繞行好望角的路線。
根據Vortexa的數據,如果商船選擇繞道非洲好望角,從中東到歐洲或從印度到歐洲的主要航線的航行時間將增加58%至129%。尤其是中東海灣到地中海航線,所需時間將從原來的17天增加至39天,增幅高達129%。
03.運輸困境:艙位吃緊,貨物運輸延誤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2024年1月份深圳鹽田港開往歐洲的航線在1月8日、1月15日、1月17日、1月18日、1月22日和1月25日出現了船舶空缺情況。
由于眾多船只選擇繞行,導致運輸時效延誤2-3周,未來數周的貨運能力也將持續短缺。貨代表明,“1月初的貨艙已經全部滿載”,預計月中下旬將面臨更加嚴重的缺箱情況。在此情況下,中歐班列的艙位也已經提前一空。
紅海海域的危機對全球海運產生了廣泛影響。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截至1月5日的最新統計,本期SCFI指數為1896.65點,較上期增長了7.8%。
針對歐洲航線,近期的運力依然緊張,導致市場運價持續攀升。從遠東到歐洲的航線上,每TEU的運價達到2871美元,較上期上漲了177美元,漲幅達6.57%。至于遠東到地中海的航線,每TEU的運價為3620美元,較上期上漲了129美元,漲幅為3.7%。
在美國航線上,受其他航線運價上漲的牽引影響,當前的即期市場訂艙價格依舊呈上漲趨勢。從遠東到美國西部的航線上,每FEU的運價為2775美元,較上期上漲了222美元,漲幅高達8.7%。而從遠東到美國東部的航線上,每FEU的運價為372美元,較上期大幅上漲了577美元,漲幅高達10.45%。
除此之外,一些國際航運公司宣布自1月15日起提高集裝箱運費,并考慮征收運輸中斷附加費。綜合來看,未來海運運價仍將持續上漲。貨代指出,許多船運公司總部都表現出較高的漲價意愿。
然而,紅海危機對貿易航運市場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運價上漲這一方面,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其影響遠不止于此。

根據Xeneta貨運平臺的數據顯示,在紅海危機升級后,運送一個40英尺集裝箱從遠東到地中海的費用從12月初的1865美元上升至2320美元;將同樣大小的集裝箱從中國運送到英國的費用也從12月初的1425美元上漲至2320美元。
專業人士分析指出,在紅海危機下,全球貨運市場出現了三大主要趨勢:一是部分集裝箱船的航程和航行時間進一步延長;二是船舶選擇繞航好望角的趨勢仍在持續;三是風險外溢導致其他航線的運價上漲。
此外,目前紅海危機的影響已經超過了2021年長賜號貨船擱淺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在短期內,運價上漲、船期延誤、預定艙位困難以及交貨延遲等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建議賣家提前規劃發貨計劃,并持續關注國際貨運情況和紅海危機的發展動向。
來源:知心意國際企服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菲律賓貨代物流從中國怎么寄東西到泰國長河國際物流馬來西亞到美國海運中國到泰國發什么快遞清關進口越南物流多少天德邦的快遞巴東貨運物流中國到沙特船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