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問題是真的嗎”?”Shopee是不是已經亂到不行了?” “還以為Shopee有什么不同呢,還不是和中國的大廠一樣?” 等等。
這個話題有點大,下面我們也對品玩這篇文章提出一些墨騰自己的看法:
在加息周期之前融了一大筆錢過冬、果斷砍掉近期看不到希望的印度和西班牙等市場、減員增效 - 怎么看都是正確且及時的決策。而在地面上除了邊緣業務收縮很明顯之外,在核心電商業務看到的沒有特別的衰落跡象 - 表現到底如何等下周發布的季報吧。
這些估計大家都知道。問題在于,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有多少的管理層精力應該放在優化和解決一些細節的問題上,還是儲備足夠的彈藥,在過冬的時候再解決效率的問題 - 這個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看起來Shopee選擇的是后者。
一些在職和離職的老員工對公司領導層和過去一些年的決策頗有微詞。很多人也在2019年股價起飛之前就因為不看好公司早早把股票拋掉了。不過Garena和Shopee的文化和領導風格并不完全相同 - 這是一個大的話題,關系到冬海整個集團的發展(Freefire的替代品在哪里?),以后有時間我們可以慢慢展開。
而很多判斷(比如“中國團隊與新加坡團隊分化越來越嚴重”)也是基于新加坡的產品和研發團隊的看法 - 而熟悉Shopee這幾年發展歷程的都應該知道,Shopee的發展和超越靠的不是產品和研發能力,而是戰略清晰和領導/組織/人才的本地化。相比而言,Lazada的產品和研發的單兵能力比Shopee強得不止一丟丟。
依靠新加坡本地的團隊的擴張肯定是無法補足的 - 中國大陸肯定是最好的選項,甚至都不是之一。Lazada的研發也主要在深圳和長三角。
一個核心原因還是大到一定規模、股價受到打擊之后的陣痛。文章里說的“管理層基本上都換了一遍血”倒是沒有發生 - Shopee和整個冬海集團的核心管理層都還在。
但是看起來Shopee并不太在乎這個層級的人員流動。整體的大背景是在新加坡和東南亞其他地方,互聯網變成了年輕人比較愿意接受的職業方向 - 墨騰孵化和參與的以及墨騰朋友創辦的一些創業公司中,最近半年也普遍反映年輕人好招不少。
因為Shopee已經足夠大了 - 留給初級人員的上升空間遠沒有三四年前那么大。不過,這不是Shopee的問題,所有的大廠和大的跨國公司都有類似的問題 - 只是程度和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這個問題重要么?新加坡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區域乃至全球中心的環境、在地緣政治中中立的立場、以及完整的支撐體系。也許更應該問的問題是“不在新加坡起家的公司,為什么在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都把總部搬到新加坡去了呢”?
包括Shopee、Lazada和Tokopedia - 持續在健康競爭的環境下共同發展,并且能夠輻射到全球。
(內容來源于墨騰創投)
文章來源:http://www.ikjzd.com/articles/1559110687726379010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運輸貨物到泰國馬來西亞貨代物流羅芳物流莒縣專線從中國寄東西到印尼出口貨物到印度曼谷海運港口羅田物流到英國的國際快遞國際小包怎么收費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