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跨境物流圈,“雙清包稅”早已不是新鮮詞。它的全稱是“雙清關 + 包稅”,即由服務商負責完成出口國和進口國的雙邊清關手續,同時承擔目的國的關稅和增值稅,客戶只需要一個價格,就能完成端到端的物流服務。
雙清包稅 = 清關 + 清稅 + 包清關費用 + 包進口稅費
具體指:
清關:出口國清關 + 目的國清關我們都搞定
包稅:目的國進口關稅由服務方承擔
客戶無需提供稅號或繳稅,非常適合不懂進口流程的客戶
但許多人也許并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為什么這種聽起來更像是“目的國的事兒”的服務,反而是在中國國內被普遍推廣并主導執行?
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這個現象背后的邏輯根源和商業機制。
說白了,外國收件人往往“不管事”,而中國發件人想“少操心”。這中間的巨大責任空白,恰好由國內的貨代公司填補了。
舉個例子,一個美國買家,買了你一批產品,卻要求你送貨到倉庫,清關、繳稅、貼標、預約全都讓你搞定。
所以,“雙清包稅”模式的誕生,不是出現在需求端(目的國),而是出現在供給端(中國),是國內出口方和貨代公司主動搭建出來的一站式鏈路。
大多數出口貨物從中國發出,貨代或跨境物流公司掌握源頭客戶資源,自然控制了產品打包、航班安排、清關渠道。
“包稅”是中國物流公司與海外代理(或設立海外公司)談判出來的打包價,中國發貨人不用管目的國的復雜流程,全部由中國公司來整合處理。
很多海外買家或收件人(尤其是亞馬遜倉庫)不愿意承擔清關責任,因此中國這邊就提供“雙清包稅”,吸引更多出口客戶。
比如:
有些國家要求進口商注冊稅號(VAT、EIN、RFC等)
貨主在中國不方便申請這些稅號或不想承擔稅務風險
那就讓中國貨代搞定所有事情,包括稅。
實際上,“雙清包稅”雖然是跨境物流術語,但這個服務和模式的設計,恰恰是因為在中國的貨代公司主導出口流程。它出現在國內,是因為這個服務從中國端就開始整合和控制全鏈條了。
亞馬遜FBA賣家
無進口商,不懂稅號,沒有時間搞清美國海關政策
獨立站賣家
收件人就是終端客戶,不適合讓客戶自己報關
出口工廠或貿易公司
只想做FOB價格交貨,后續交付由中國這邊物流公司負責到底
在這些場景下,“雙清包稅”不僅僅是“物流方案”,而是一種貿易合規轉移服務。
這個服務并不只是“發個貨”那么簡單,它其實是一個深度集成的鏈條,包括:
環節 | 操作內容 |
---|---|
起運港 | 報關出口、集貨分揀、貼標等 |
國際段 | 選擇航班/海運資源(如AA、美森等) |
清關端 | 使用自有或合作的海外公司進行目的國進口報關 |
稅務端 | 預估申報價值,提前墊付關稅/增值稅 |
末端派送 | 聯動UPS/FEDEX/卡車送貨到FBA或商業地址 |
關鍵是:大多數鏈條都由中國公司掌控。
即便是美國清關與繳稅,很多時候也是由中國公司注冊/合作的美國公司操作的,這就是中國貨代構建出的跨境網絡優勢。
“雙清包稅”模式的核心價值不是“包”,而是“控”——把不可控變為可控。
對中國跨境賣家來說,它代表了:
合規風險的轉移
清關效率的提升
整體成本的可預估性
對貨代企業來說,它是一種:
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
搶占客戶粘性的差異化入口
用專業整合能力換取利潤的杠桿
“雙清包稅”不是目的國的物流特色,而是中國跨境供應鏈能力的一種體現。它解決了收件方“不愿承擔責任”和發件方“不懂境外規則”的雙重矛盾,在全球跨境貿易中構建了中國式的交付閉環。
來源:貨代Agent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海南貨運物流直飛阿根廷國際快遞到以色列深圳開利通物流公司鐵路國際物流羅定貨運物流沙特阿拉伯 清關國際港航物流物流斯洛文尼亞空運到俄羅斯貨代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