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快遞巨頭聯邦快遞(FedEx)、聯合包裹(UPS)以及美國郵政(USPS)正面臨市場份額被不斷侵蝕的局面。
隨著電商平臺加速構建自營物流體系,以及眾多專注“最后一公里”服務的區域快遞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傳統快遞網絡的主導地位正被逐步削弱。
根據最新報告,2024年美國包裹總量達到238億件,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較2019年增長高達50%。包裹遞送收入達1880億美元,平均每件收入為8美元。美國每天的包裹投遞量約為6700萬件,每位成年居民全年平均接收70件包裹,折合每周約1.8件。這種高頻次的消費模式,正在推動快遞網絡向更高密度、更接近消費者端的方向演進。
預計未來三年,美國包裹量將以年均4%的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到2027年將達到268億件。然而,這一增長的主力并非傳統快遞巨頭,而是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自建的物流體系。大量新增包裹將通過它們的專屬網絡完成遞送,這意味著FedEx、UPS和USPS等傳統快遞企業的業務增長可能停滯,甚至出現負增長。
與此同時,FedEx和UPS也正遭遇另一股競爭壓力——來自亞馬遜物流、沃爾瑪、塔吉特(Target)等大型零售商,以及OnTrac、SpeedX、UniUni、Gofo、燕文(Yanwen)等小型獨立派送公司的雙重夾擊。這些專注于“最后一公里”的區域快遞服務商,憑借高密度本地網絡與靈活定價機制,迅速切入傳統快遞商難以高效覆蓋的“城市邊緣地帶”與“次日達盲區”。
這些新興快遞企業通常不依賴傳統的全國樞紐網絡,而是通過區域內的小型分揀中心和輕資產的司機網絡完成履約服務。它們與DTC品牌、電商平臺乃至跨境賣家建立緊密合作,利用靈活的集貨模式和智能調度技術,實現包裹的快速配送和高效履約。
展望未來,海外快遞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從單一的“全國比拼”轉向“多層級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行業或將步入“多中心、高密度、定制化”的新時代。傳統快遞巨頭的絕對主導地位正被更加分散、靈活且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服務模式所挑戰。
區域快遞公司的崛起,不僅重塑了“最后一公里”的交付方式,也深刻改變了整個行業的運營邏輯。未來的贏家,將不再是擁有最多車輛和倉庫的巨頭,而是那些能夠深刻理解用戶需求、快速響應并精準履約,在碎片化市場中構建協同優勢的創新者。
來源:曉生研究院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多倫縣物流深圳 東南亞貨運拼箱到馬來西亞海運寧波 跨境電商空運突尼斯ems郵寄到巴西費用南和縣物流第三方海外倉空運 深圳zalando跨境電商平臺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