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小龍平臺出海,極大地刺激了海外電商包裹最后一公里派送的需求。以美國市場為例,每天從中國跨境直發和美國本土倉發出的包裹量級至少在 500 萬單以上。隨著海外電商包裹在各區域訂單密度持續攀升,不少人敏銳地察覺到電商包裹海外尾程派送蘊含的巨大商機。
將中國國內成熟的電商快遞模式復制到海外,看似具備一定商業潛力,實則面臨諸多挑戰。目前,在海外從事最后一公里派送的企業,對中國幾家大型電商平臺的跨境包裹依賴程度極高,幾乎一半以上的貨量都靠這幾個大平臺支撐。
單一平臺大客戶對最后一公里派送公司的定價權日益強勢。如何從高度依賴跨境平臺訂單,成功過渡到實現客戶群體的多元化與本地化,成為眾多海外最后一公里派送公司亟待思考的問題。它們需要既能服務好跨境平臺客戶,又能開拓本土電商客戶,逐步擺脫對大客戶的過度依賴。
此外,最后一公里派送企業還面臨著品牌本土化的難題。怎樣吸引更多本土商家以及海外倉企業選用自己的服務,是必須攻克的難關。在歐美等電商市場成熟的國家,要讓一個新的派送公司深入本土消費者的心智,絕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沉淀。因此,最后一公里派送的本土化是一個需長期深耕細作與積累的過程。
當下,部分電商平臺推行海外倉倉配分離的模式。這一嘗試從商流源頭掌控了最后一公里包裹的更多大數據,使得整個海外倉最后一公里派送的市場格局愈發平臺化。平臺促使更多商家使用平臺面單和平臺賬號,長此以往,平臺極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快遞賬號代理商,進一步改變著市場的競爭態勢。
來源:曉生研究院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查國際快遞公司海運到印尼要多久海珠區跨境電商海關清關行物流沙特洋浦海運快遞到捷克三鑫國際物流越南專線怎么郵寄到菲律賓泰國船運公司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