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Mike。
今天跟大家聊聊東南亞電商平臺,在不同階段的選品運營策略。
首先,這是三個平臺的發展時間線:Shopee、Lazada、Thisshop
最早是Lazada在2012年上線,15年開始面對中國賣家招商;Shopee在2015年底上線,2016年開始招商;Thisshop在2018年上線,前面兩年主要是自營為主,2020年開始小范圍外招商。
Lazada在2018年4月被阿里全部收購之后,停止接近8個月的招商,在18年12月才重新開放。
所以很多人雖然是最近兩三年才開始聽說東南亞電商,但從上線時間來看,Lazada已經發展9年,Shopee已經發展6年,而Thisshop今年也開始步入第4個年頭。
接下來我們說說精品與鋪貨模式。
首先不管是電商平臺還是對應的市場,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我們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段:興起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衰退期我們就不用說了,我想即使是今天的中國電商也還是沒有到衰退期,東南亞電商就更還是一個成長期階段。
以兩大平臺Lazada和Shopee為例,從12年-18年,就是興起期到成長期的第一階段,這個時候兩大平臺剛來中國招商不久,賣家少產品少,所以平臺會鼓勵店群、鋪貨,甚至對一些敏感的產品態度都比較松。
就像蝦皮招商,為什么前幾年一直鼓勵不斷上產品,就是因為平臺上供小于求,平臺需要更多的產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兩大平臺漸漸開始在講精品、品牌和海外倉。就像兩大平臺近期發布的招商戰略,Lazada說要引入2000個天貓品牌入駐Lazmall,3月17日Shopee在杭州也開始做針對品牌商家的重點招商活動。
3月17日,Lazada和Shopee互相走進對方的腹地 | 林超快評2
回到Thisshop平臺,2018年到2020年主要是自營的階段,從2020年(去年)開始進行小范圍招商。所以目前平臺上的產品和賣家不多,平臺鼓勵賣家來開店鋪與鋪貨;同時也因為泰國市場經過Lazada和Shopee這幾年的培育,消費者對電商的接受程度很高,平臺也鼓勵賣家做精品、品牌和海外倉模式。
思考題:
你覺得Shopee南美市場目前出單最快的方式是鋪貨呢?還是精品呢?
(南美Shopee)
聊完精品與鋪貨模式之后,我們來聊聊選品的渠道有哪些。
第一,平臺官方有自己的熱銷品月報、周報和熱搜詞,做這些平臺,關注官方的渠道肯定是第一步。
第二,是目標市場的環境。比如說全世界都受到影響的新冠疫情,讓口罩、防疫物資、小家電、家居服、空氣炸鍋和游戲機都爆發了,因為很多人沒法出門,要待在家里。再比如東南亞國家常見的登革熱和霧霾環境。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例子,之前我們公司的一位同事在一個春節期間,泰國發生了霧霾,他提前上架了一款無品牌的空氣凈化器。在春節期間無推廣的情況下,立馬就熱賣了幾百單。
為什么?
因為他在泰國留過學,他平時有關注泰國的動態,他比很多人提前知道了泰國的環境,進而推論出泰國消費者需要什么產品。
第三,熱點事件。比如說Thisshop今年在泰國投資了一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都是請泰國當地有名的演員,這位號稱是泰國金城武。那么到時電影上映,這部電影或這些明星的周邊可能就比較好賣。我們的電影可能大家還比較難聯想到可以賣什么產品,進一步,比如說迪士尼的電影《復仇者聯盟》上線了,大家肯定知道什么東西好賣了,對吧?
再舉一個例子,前陣子滑板突然在泰國的fb、ins和tiktok火起來了,因為一些網紅在上面玩。我們的運營主管提前發現跟進上架銷售,然后滑板就自然而然成了我們當時的一款熱賣品。
第四,我們來聊聊政策。以蝦皮平臺為例,最近印尼市場因為政府的關系,平臺直接宣布不能賣穆斯林相關的服飾,以及在印尼的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沒有BPOM的認證,賣家直接不允許上架。
第五,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數據分析工具來選品。這里我不幫打廣告了,大家自行百度就可以看到很多,我們不求這些工具數據可以百分百準確,但只要它有個六七成,就可以作為我們選品的參考。
第六,從大類目的二三級子類目,開始去細分選品。以Fashion服裝為例,我們在平臺的分類首頁去參考,是可以查到很多細分品類的。衣服不止只有白t恤和牛仔褲,也有這種我們覺得很奇葩的,全身包圍的穆斯林泳衣(因為宗教信仰的關系)。
我在16年工作的那家公司,我們在11street上做到KA賣家的產品就是穆斯林泳衣。為什么我們可以做到?
因為我們老板直接找到穆斯林泳衣的原材料,我們的進貨成本是競爭對手的一半。當時我們的同行,我們打到一樣的價格,他以為我們在價格戰沒利潤,而實際我們是翻倍的利潤。
第七點,就是對標類目里的標桿品牌。像今天的淘寶、天貓上的品牌,很多熱銷都是淘品牌,而不是國際品牌,因為背靠中國的供應鏈優勢,我們完全可以開發出品質一樣,但價格只有大牌一半的產品。
最后,一句話總結就是:
增量競爭靠速度,存量競爭靠品質。
同樣的一個平臺,今天它在東南亞可能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比拼質量的階段,但它可能同時在另外的一片市場,處于增量比拼速度的階段。因此它可能會在東南亞鼓勵做精品、海外倉;而在南美鼓勵賣家鋪更多的貨、上更多的產品。
這個邏輯,其實適用于很多電商平臺。
以上,祝大賣。(來源:林超聊跨境)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寄往沙特南美跨境電商內蒙錫林郭勒物流墨西哥清關14天海運到斯里蘭卡廣州到菲律賓空運深圳南非貨代快遞可以發泰國俄羅斯空運報價物流空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