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影院-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国产福利91-国产福利91精品

萬字長文,讀懂東南亞數字支付

2022年5月23日 15:40:03    來源:喜運達

在中國,數字移動支付的江山已經被微信和支付寶兩巨頭占領。相比起來,東南亞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其數字支付市場格局也有著高度的分散性。由于暫未出現壟斷巨頭,這對創業者來講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更重要的是,東南亞在疫情的影響下加速了數字化轉型,為數字支付市場打開了掘金的大門。

東南亞數字支付發展現狀

數字支付,又稱電子支付,是使用POS、智能移動設備或支付網關等,通過受理包括傳統銀行卡或電子錢包在內的支付工具,進行線下或線上的支付。一般包括使用銀行轉賬、支付卡(包括信用卡、借記卡和預付卡)和電子錢包進行的支付等。

對比很多發達國家,東南亞銀行卡和信用卡的滲透率很低,為使用數字支付帶來了很大的障礙。與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東南亞很多國家的消費金融服務并不完善,消費者由于缺乏征信數據從而很難從銀行獲取信用卡。與此同時,開通銀行賬戶也需要遞交大量文件,一系列繁瑣的流程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另外,由于東南亞銀行卡受理市場規模不足,銀行卡的廣泛受理還不能完全實現,直接影響了持卡人用卡的積極性。銀行卡發展的基礎是其良好的通用性,當一個國家的特約銀行卡商戶低于一定數量時,持卡人會感覺到使用銀行卡有諸多不便,最終還是回到現金支付。這些都導致東南亞在今天仍是一個“現金為王”的社會,很多人在線下消費的時候仍然依賴現金。

但近年來,東南亞用戶對現金的依賴有下降趨勢。據2021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報告預計,東南亞現金占支付GTV的比例從2019年的60%降低到2025年的47%。

這表明,東南亞人們正在從依賴現金到轉向線上數字支付,這個包括銀行卡、信用卡支付、網上銀行轉賬、電子錢包的使用等。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數字支付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整體來看,東南亞各國數字支付基礎設施和線下受理網絡不斷完善,為數字支付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以印尼為例,本國政府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全國無現金運動,有不少舉措力求變革,比如印尼央行(BI)頒發E-money(電子貨幣)牌照。再到2019年,印尼央行發布了QRIS系統,即印尼標準化二維碼支付,旨在打造簡單、快捷的二維碼支付交易流程。截止2020年底,QRIS系統支持印尼各類銀行及電子錢包應用多達35種,并已覆蓋600萬商戶,其中85%是中小微企業。

與此同時,東南亞銀行卡受理市場也在積極拓展受理渠道,不僅增加對ATM、POS等傳統受理機具的投入,還增加了手機、公用電話、家用電話和電腦等受理終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凡是可以傳遞電子信息并滿足相關安全性要求的電子工具都可以成為銀行的支付終端,大大降低了銀行卡使用者的門檻。而且,隨著收單網絡擴大,國際卡組織也在不斷深入滲透進東南亞市場,進一步擴大本地的發卡量和使用量。有數據顯示,2020年,銀聯虛擬卡在境外新發行超過600萬張,其中約350萬張落地東南亞。在菲律賓,有超七成商戶、超九成自動取款機可使用銀聯卡。此前,銀聯國際與菲律賓Cebuana Lhuillier銀行達成協議,從2020年12月起的兩年內發行600萬張銀聯卡,這是菲律賓首次大規模發行銀聯卡。

除了完善本地的數字支付基礎設施,東南亞各國在自身的發展中也逐漸建立跨國快速轉賬系統。比如,泰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還積極促進跨國數字支付的互通,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數字支付選擇。2021年4月,泰國中央銀行(BOT)和新加坡金管局(MAS)正式將泰國泰國即時支付服務商PromptPay和新加坡本地實時支付服務商PayNow實現打通。參與該項計劃的泰國和新加坡銀行客戶僅需使用手機號碼,便可以在兩國之間進行不超過1000新元或25000泰銖的轉賬,不到5分鐘便能到賬。

在各國支付網絡基本完善的基礎上,東南亞較高的互聯網滲透率和智能手機普及率也為數字支付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整個東南亞,超過70%的千禧一代能夠連接到互聯網。據Adyen的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東南亞擁有2.5億智能手機用戶,以及1.42億移動寬帶用戶。到了2022年,emarketer.com指出東南亞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3.2億,占互聯網用戶的88.0%。其中,新加坡的智能手機普及率接近90%,平板電腦普及率接近50%。此外,東南亞消費者是世界上數字化參與度最高的消費者之一,泰國人、馬來西亞人或印尼人每天平均花四個小時在他們的手機上。

2?

東南亞電商行業快速發展

美國研究公司IDC發布了一份受新加坡支付公司2C2P委托的報告,該報告顯示,東南亞電商支出到2025年將達到1798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新增電商用戶將達到1.886億。隨著新電商用戶的入場,數字支付的使用也將得到進一步的增加。到了2025年,通過數字支付進行的電商交易預計占91%。

東南亞的電商平臺比較分散,除了Shopee、Lazada這些區域性的電商平臺,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的電商平臺, 比如泰國的Thisshop,印尼的Bukalapak、Tokopedia,越南的Tiki和Sendo。這些電商平臺除了支持Visa、Mastercard和American Express等信用卡支付以及一些本地網銀的支付方式,也支持COD(貨到付款)甚至分期付款等支付方式。在此基礎上,大型電商平臺也嘗試推出自己的數字支付方式。比如,Shopee有自己的支付工具ShopeePay,Lazada也有自己的電子錢包Lazada Wallet等。

據Shopee數據顯示,僅2020年10月,在Shopee全市場的總訂單中就有超過30%通過自有的電子錢包完成支付。在頭部市場印尼,Shopee支付端的優勢尤為明顯:ShopeePay已覆蓋印尼當地超過500個城市,其中二三線城市受惠顯著——在大雅加達地區之外,使用ShopeePay的交易量增幅超8倍。為鼓勵用戶使用ShopeePay,Shopee會給用戶提供一定比例的返現、購物代金券和折扣優惠等。據BCG調查研究表明,56%的東南亞受訪者表示,獲得獎勵、促銷折扣和現金是他們使用電子錢包的關鍵原因。

3?

疫情促使用戶接納數字支付

疫情刺激了大眾對數字消費的需求,且持續使用數字服務已經成為東南亞人的一種新生活方式,2021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報告顯示,在2020年使用數字服務人群中,有90%的人仍在2021年繼續使用數字服務。如果以疫情為界點進行對比,東南亞數字消費者的增長更是喜人。該報告指出,自疫情開始以來,東南亞新增了6000萬數字消費者,僅在2021年上半年就有2000萬人成為新數字消費者。

在眾多數字消費領域,數字支付成為完成線上交易的重要載體。這是因為在疫情嚴重時期,東南亞各國相繼采取了居家隔離措施。伴隨著線下活動的停擺,很多消費活動轉移至線上,支付方式也轉向線上。在這樣的特殊時期,C端用戶和B端用戶對數字支付的接納度均不斷提高。

與疫情之前相比,消費者的電子錢包使用量增長45%,產生的交易價值到2025年預計翻一番。電子錢包的便利性和電商平臺的激勵措施,是消費者選擇數字支付的主要原因。另外,數字支付的無接觸式使用感滿足東南亞消費者在疫情時期的需求,也推動消費者選擇數字支付。據Fintech News數據顯示,在2021年4月,泰國即時支付服務商PromptPay的交易價值同比增長約 80%。在新加坡,即時支付比去年增長了 58%。

隨著消費者對數字支付使用頻率的增加,也促進了商家對數字支付的接納程度。據2021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報告顯示,超90%的商家接受數字支付,認為數字金融服務是保證業務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另外,還有75%的商家認為數字支付更方便,72%的商家表示會在未來1-2年繼續增加數字支付的使用頻率。從印尼市場來看,商家對數字支付的采用率也明顯提高。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10月,印尼QRIS系統的采用商家從580萬增加到1200萬商戶。

盡管疫情高峰時期已經過去,東南亞各國的線下活動也恢復正常,但很多本地用戶仍堅持使用數字支付。據BCG調查研究發現,60%的東南亞城市用戶表示,即使沒有返現和優惠折扣等激勵措施,他們仍然會繼續使用電子錢包。就像習慣電商購物一樣,很多東南亞消費者也在疫情期間養成了使用數字支付的習慣,商家為迎合消費者的喜好也持續支持數字支付。

4?

政府扶持數字銀行以推動數字支付

近年來,東南亞各國政府也重視數字支付的發展。為跟上數字化的潮流,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在近年來頒發了多張數字銀行牌照,通過進一步完善本地金融網絡以促進數字支付的發展。

  • 2020年12月,新加坡金管局(MAS)公布今年數字銀行牌照成功申請名單:Grab和新加坡電信SingTel組成的財團以及東南亞科技巨頭Sea Group(冬海集團)獲得全面數字銀行牌照(Digital Full Bank);螞蟻集團和以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為首的財團獲得批發數字銀行牌照(Digital Wholesale Bank)。

  • 2021年9月,菲律賓央行BSP頒發第六張數字銀行牌照,申請者為本地金融科技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其他五張菲律賓數字銀行牌照的持有者為:GOtyme、UnionDigital、Overseas Filipino Bank、UNOBANK和Tonik Digital Bank。

  • 2022年4月,馬來西亞頒發了五張數字銀行牌照,成功申請者有:以Grab為代表的財團、以冬海集團為代表的財團、以馬來西亞第四大銀行RHB為代表的財團、以永旺金融服務為代表的財團、以及KAF投資銀行私人有限公司率領的財團。

區別傳統銀行,數字銀行不再依賴于實體分行網絡,而是以數字網絡作為銀行的核心,提供銀行對賬、現金提現、管理支票、手機銀行、賬單支付、金融和監控交易等服務。其中,虛擬銀行卡、電子錢包、手機銀行等是數字銀行的數字支付產品。以獲得菲律賓數字銀行牌照的Tonik為例,通過使用Tonik移動應用程序,用戶使用ID和自拍照便可在5分鐘內完成銀行帳戶開戶。另外,擁有Tonik銀行賬號的用戶可以通過銀行、借記卡或在全國近10000家零售代理商處進行現金充值。

數字銀行的出現,對于農村地區的用戶來講尤其受益。相比在人口密度高、人流量大的城市開展金融業務,傳統銀行往往不在東南亞農村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過高。而數字銀行可以很好地滿足農村用戶對使用數字支付的需求,只要通過手機按鍵操作就可進行簡單的數字交易。菲律賓央行行長本杰明·迪克諾(Benjamin E. Diokno)表示:“數字銀行將在數字金融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額外的合作伙伴能夠進一步提高市場效率并擴大菲律賓人獲得廣泛金融服務的渠道,使我們能夠更快地實現既定的金融普惠目標,即到2030年至少50%的零售支付總交易轉向數字化,以及大約70%的成年菲律賓人擁有交易帳戶。” 在金融普惠的環境下,東南亞用戶更容易接觸到數字支付,也更容易增加數字支付的使用頻率,為行業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由此可見,隨著東南亞支付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電商的快速發展、疫情的催化以及政府對金融創新的支持,東南亞逐步邁入數字支付時代。據2021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報告還指出,東南亞數字支付GTV在2021年達到707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1169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未來,東南亞數字支付行業還將進一步釋放潛力。

東南亞電子錢包玩家

在東南亞數字支付玩家中,電子錢包是最核心的一類。電子錢包是一種虛擬錢包,用戶可以在手機移動端進行轉賬、收款和儲蓄,以及支付費用。據倫敦金融公司Boku和數字技術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合作發布的2021年移動錢包報告顯示,電子錢包在2019年超過信用卡成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支付方式,并且在疫情期間的滲透率進一步提高。

一般來講,很多電子錢包的充值需要綁定銀行卡或者信用卡。但在東南亞,一些電子錢包可以在便利店以及指定的線下網點進行現金充值。這為銀行卡和信用卡滲透率低的東南亞地區帶來了便利,沒有銀行卡的東南亞消費者也能夠借助電子錢包在網上購物以及使用其他數字服務。比如,新加坡電子錢包Singtel Dash除了能從銀行戶口和信用卡進行充值,也可以到新加坡電信公司Singtel和7-11等便利店進行現金充值。還能夠接受線下現金充值的東南亞電子錢包還有電商平臺Lazada旗下的Lazada Wallet、馬來西亞Touch 'n Go、菲律賓電子錢包PayMaya和GCash、印尼電子錢包OVO和GoPay等。據BCG在2020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只有13%的東南亞無銀行賬戶的城市人口使用電子錢包,但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無銀行賬戶人群的電子錢包滲透率將飆升至58%。

2021年移動錢包報告還指出,東南亞是世界上電子錢包增長最快的地區,其次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其中,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電子錢包使用量增長超311%,到2025年使用量超4.4億,這主要得益于東南亞電商的繁榮發展。同期,拉丁美洲的電子錢包使用量將增長166%,而非洲和中東的使用量將增長147%。

從更寬泛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移動錢包。一種是基于卡片的移動錢包,如Apple Pay和Google Pay,在發達市場更受歡迎。另一個是充值式移動錢包,如中國的支付寶和Grab的 GrabPay,在信用卡使用率較低的新興市場很受歡迎。由于東南亞市場的分散性,電子錢包玩家也遍地開花。每個國家都有多個電子錢包代表玩家,既有銀行機構旗下的移動錢包,也有非銀行機構推出的移動錢包。從更細分的角度來看,東南亞電子錢包又可以大致劃分為三類:電信運營商系、互聯網公司系、銀行系等。

電信運營商系電子錢包

在東南亞,很多電子錢包來自各國的電信運營商旗下。這是因為東南亞電信運營商本身有著巨大的優勢,如擁有龐大的話費充值用戶群。在信用卡滲透率并不高的東南亞市場,很多用戶需要通過充值話費來完成其他數字服務交易。也就是說,電信運營商旗下的電子錢包不止用于充值話費,一般還可以用于繳納水電費、轉賬、支付線上訂單等。

Singtel Dash

新加坡電信Singtel旗下的電子錢包,適用于火車,公共汽車,或出租車或者可用于購物或匯款。Singtel Dash與Visa和Apple Pay合作,不僅iphone用戶可以使用Dash支付,原Dash用戶還將獲得一個Visa的虛擬賬號用于Apple Pay及其他線上交易。Dash也因此成為新加坡首個與Apple Pay聯動的非銀行電子錢包。

LinkAja

印尼電信Telkomsel是LinkAja的最大股東,持股約25%。此外,LinkAja的股東還包括四家本地銀行(Mandiri、BRI、BNI、BTN)、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以及東南亞網約車上市公司Grab。LinkAja也因此被稱為印尼國字號電子錢包。

GCash

菲律賓電信Globe Telecom旗下的電子錢包。GCash在2020年6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其5月份的交易量同比增長了700%,在加強社區隔離(ECQ)的第一個月,其注冊量增長了兩倍以上。

True Money

True Money成立于2003年,最初隸屬泰國電信True Corporation。2014年,泰國集團Ascend Group整合了True Corporation的部分業務,True Money成為Ascend Money旗下的電子錢包,目前擁有超過50%的泰國市場份額。

Viettel Pay

越南軍隊電信公司旗下的電子錢包。Viettel Pay于2018年6月推出,在全國的所有取款機都能免費儲值。用戶使用該應用程序繳納電信費時可享受到4%至6%的優惠。

互聯網公司系電子錢包

對于很多東南亞本土互聯網公司而言,推出電子錢包是為了服務自己的生態閉環,但隨后可以延伸服務更多其他生態。比如,GrabPay始于打車支付,但不僅限于出行領域;ShopePay始于支付線上訂單,但不僅限電商領域。

GrabPay

作為網約車上市公司Grab旗下電子錢包,GrabPay不僅僅可用于打車支付,還服務于外賣支付、充值話費、信用卡轉賬、電商購物等不同的應用場景。從市場占有率來看,GrabPay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第一大電子錢包,市場占有率分別占35%和38.3%。

GoPay

與GrabPay相似,GoPay主要服務Gojek(現為GoTo)的生態,從打車支付延伸到外賣和電商等領域的應用場景。據App  Annie和iPrice的聯合調查指出,GoPay在2019年Q2-2020年Q2期間的印尼電子錢包月活躍用戶數指標中排名第一。

ShopePay

ShopePay最初由電商平臺Shopee推出,除了支付Shopee平臺上的電商訂單,現還可以用于游戲充值、話費充值和購買電影票等。值得注意的是,據2021年移動錢包報告指出,ShopePay憑借高額返現和促銷活動,成為印尼第二大使用廣泛的錢包,占據15.6%的市場份額。

FavePay

FavePay是新加坡返現平臺Fave旗下的移動錢包,利用獎勵措施吸引用戶使用。比如只要使用FavePay支付,就能獲得一定比例的現金返還。

ZaloPay

ZaloPay依托越南社交應用軟件Zalo,擁有龐大的用戶數量。Zalo被稱為越南版微信,ZaloPay可被稱為越南版微信支付,可用于線上付款、匯款、提款和充值賬單等。

RabbitLINE Pay

RabbitLINE Pay是泰國第二大移動錢包,該錢包充分利用通訊應用程序LINE和交通卡Rabbit的合作關系,進行市場滲透。

除此之外,還有互聯網公司直接闖入數字支付賽道,直接成為電子錢包提供商。相比金融科技其他細分賽道,支付公司似乎更容易出現獨角獸企業。這類電子錢包玩家不再依附某個單一生態,直接涉足電商、出行、生活繳費、賬單分期等各個應用場景。

OVO

OVO隸屬印尼力寶集團,上榜2020胡潤全球最年輕獨角獸榜單,也是印尼第一大電子錢包。在印尼,OVO是網約車平臺Grab使用的主要電子錢包之一,且是Tokopedia(現為GoTo)唯一支持的電子錢包。2020年底,OVO還與Lazada平臺建立合作關系,Lazada平臺的消費者現在可以使用OVO進行支付。

DANA

DANA也被稱為印尼版支付寶,于2018年3月由印尼企業集團EMTEK和螞蟻金服合資成立。通過DANA錢包,印尼用戶可以像支付寶一樣方便地進行手機話費充值、賬單支付、繳付水電費、繳納社保、賬單分期等常見電子錢包服務。

PayMaya

菲律賓電子錢包PayMaya的母公司是本地金融科技獨角獸Voyager Innovations。據其母公司數據顯示,截至 2021年6月,其電子錢包PayMaya的注冊用戶總數在短短18個月內翻了一番達到了3800 萬,占菲律賓成年人口的一半以上。

Momo

Momo是越南第一大電子錢包,占據越南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用戶可使用MoMo進行繳納水電費、支付網費,電話充值,購買電影票、飛機票、火車汽車票、分期付款等服務。MoMo成立于2007年,并于2021年成為越南最新的獨角獸企業。

Boost

Boost是馬來西亞純本土的電子錢包玩家,未來有望占據馬來西亞20%的市場份額。自2017年以來,Boost在馬來西亞已被廣泛接受,涵蓋在線商店和實體商店,提供購物,用餐,旅行,看電影等支付服務。

銀行系電子錢包

為了捍衛自己的地盤,很多東南亞商業銀行開始推出自己的電子錢包。而銀行系電子錢包又可以劃分為兩派:一派是將所有銀行服務包括支付等納入到統一的手機銀行APP平臺上,另外一派是在傳統手機銀行APP以外獨立運營電子錢包APP。比如,新加坡星展銀行DBS就有兩個APP,包括Digibank手機銀行和DBS payLah!電子錢包;而泰國開泰銀行Kbank只做K+這一個手機銀行APP。

在原有的銀行客戶群基礎上,銀行系電子錢包也更容易被老客戶接納,具有較大的優勢。據BCG研究調查顯示,東南亞的電子錢包目前主要由已經使用傳統銀行服務的客戶使用。在印尼,使用電子錢包的人群中有57%的有銀行賬戶;在越南,使用電子錢包的人群中有42%的人有銀行賬戶;在馬來西亞,使用電子錢包的人群中有31%的人有銀行賬戶。

DBS PayLah!

作為是新加坡星展銀行DBS推出的手機錢包,DBS PayLah!允許用戶通過手機號碼進行資金轉賬和進行移動支付,目前可在新加坡超80,000余個支付點進行支付。

Pay Anyone

與DBS PayLah! 一樣,Pay Anyone是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推出的一款電子錢包,可以讓用戶進行接收和轉移資金以及向商家付款。Pay Anyone還可以讓用戶使用他們的電子郵件地址或Facebook ID向他人匯款。

JakOne Mobile

作為印尼銀行DKI旗下的手機銀行和電子錢包,JakOne Mobile,既可供擁有Bank DKI儲蓄帳戶的客戶使用,也可以供沒有銀行賬戶的客戶使用。2020年,JakOne Mobile的進步已有初步顯現,其每月活躍用戶排名從2020年Q1的第九,升至2020年Q2的第五。

DiskarTech

菲律賓黎剎商業銀行(RCBC,又譯中華銀行)于2020年7月推出了針對沒有銀行賬戶的菲律賓人的超級應用程序——DiskarTech。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DiskarTech獲得了超過200萬的下載量,并在8月榮登榜首,擊敗了過去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的GCash。

K PLUS(K+)

K PLUS是泰國開泰銀行Kasikornbank(Kbank)旗下的手機銀行。泰國有3300萬手機銀行用戶。其中有48%為K PLUS用戶。2020年,通過K+ 進行的交易量現已達到145億筆。目前,K PLUS已與 50 多個領先品牌合作,包括Grab、Line、Lazada、Shopee和JD Central等。

從上述羅列的電子錢包玩家代表來看,高度分散成為東南亞電子錢包生態的代名詞。至于東南亞未來會不會出現像中國這種微信和支付寶兩家獨大的情況,新加坡支付公司FOMO Pay(現被香港AMTD集團旗下的AMTD Digital收購)的首席執行官劉溪在7點5度直播間的線上分享上曾表示,“東南亞對于不同種類的電子錢包其實是持既開放又謹慎的態度。” 一方面,東南亞支付玩家想接納來自中國的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另一方面,他們又想保護自己本地的支付。所以這樣看來,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可能出現本地版的微信或支付寶的機會。也正是因為有這樣潛藏的巨大機會,大大小小的玩家都會進入這個支付市場,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他們會通過快速的燒錢的方式或者其他方法努力成為當地版的微信或支付寶。劉溪認為,在不遠的將來,東南亞每個市場都會出現2-3個頭部電子錢包。

東南亞數字支付其他玩家

毫無疑問,電子錢包涵蓋了數字支付更廣泛的使用場景。但在東南亞數字支付生態中,還有很多玩家針對更細分的場景提出了解決方案,為電子錢包的功能提供更細致的支持,以及進一步更完善的數字支付的基礎生態,比如轉賬、BNPL、支付網關等。

支付網關

支付網關是一種用于在客戶和商家之間傳遞交易信息的付款處理技術。支付網關不直接參與資金流,它通常是一個連接商家網站或POS系統的web服務器。一個支付網關往往可以在一個系統下連接多個收單行和支持多種支付方式。

在東南亞,有許多支付網關為商家和客戶提供相同的服務。每個支付網關在提供在線銀行、卡處理甚至離線支付等服務方面可能看起來很相似。但基于市場的不同,各個國家的支付網關玩家提供的服務也有細微的不同。東南亞支付網關的代表玩家有Xendit、DOKU、MOLPay、iPay88、2C2P等。其中,成立于2015年的印尼支付網關Xendit已經成為為獨角獸企業。借助Xendit的工具,企業可以接受來自虛擬賬戶、信用卡和借記卡、電子錢包、零售店和在線分期的付款。

跨境支付

盡管不少東南亞電子錢包都具備轉賬功能,且東南亞多國政府之間也搭建了跨境轉賬的支付網絡,但跨境支付和跨境轉賬領域仍有許多可以完善的地方,為創業者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比如,東南亞海外務工人員具有巨大的跨境轉賬匯款需求、從事東南亞進出口貿易商家也需要一個更便利的跨境轉賬工具和換匯工具等。專注跨境支付的初創企業有Transfez、Wallex、TranSwap、Thunes和Nium等。

但Wallex的聯合創始人兼COO Hiro Kigo指出,在東南亞做跨境支付并不容易。跨境支付普遍面臨的痛點在于高匯損和高手續費。回到東南亞市場本身,分散的市場特征使得跨境支付在這個地區變得更加艱難。Hiro強調,雖然東南亞和歐洲都是多國家市場,但歐元是歐洲的主要貨幣,東南亞并沒有統一的貨幣,且在部分東南亞國家里,銀行并不提供某些國家的貨幣。除此之外,Transfez聯合創始人兼CEO  Edo Windratno指出跨境支付是一個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獲取所在的主要市場和牌照許可很關鍵。“印尼匯款牌照對申請公司的外資所有權有限制,并要求公司向監管機構展示公司的運作方式。由于監管機構要全面檢查,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獲得牌照許可。”

BNPL

BNPL,全稱是Buy Now Pay Later,即先買后付。簡單來講,BNPL的原理類似信用卡分期,但是又有不同,使用“先買后付”產品購物除了支付商品本身的價格之外,沒有分期費用。BNPL與花唄、信用卡最大的不同是不向用戶收取利息,而是通過向B端商戶收取傭金,其次是收取消費者逾期之后的違約金。其實,不少東南亞電子錢包也具有賬單分期支付的功能。隨著個人消費者和商家對BNPL需求的上漲,專門提供BNPL服務的玩家在數字支付市場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hoolah(現被新加坡返現平臺Shopback收購)、Pace、Atome、BillEase、Fundiin、OctiFi等。

隨著東南亞零工經濟產業生態的逐步流行,很多從事零工經濟的人員工資并不穩定,加之東南亞人的“月光族”特性,往往月中就已經把工資花完,再想消費可能就要使用“未來錢”。這些都讓BNPL服務成為很多人的心頭好。在新加坡,Finder在2020年10月進行的一項消費者調查發現,大約有110萬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38%)使用BNPL服務。除了方便個人消費者,商家在提供BNPL服務上也頗為受益。新加坡BNPL公司hoolah(現被新加坡返現平臺Shopback收購)的聯合創始人Stuart Thornton指出,“75%的用戶在把商品放入購物車之后,并不會馬上付款。這對商家而言也是一種損失,因為訂單沒有完成轉化。” 因此,對于各平臺和商家來說,多一個支付選項也可以增加潛在的獲客渠道和訂單轉化率。

東南亞數字支付的挑戰與前景

盡管東南亞數字支付前景看上去一片光明,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戰。

BCG曾指出,各國監管的差異性也是導致東南亞數字支付格局高度分散的原因之一。例如,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支付牌照對外國控股沒有嚴格的限制,但印尼有。2020年年底,印尼央行發布關于支付系統的第 22/23/PBI/2020 號法規(Reg 22),對現有持牌支付玩家進行PJP和PIP的分類,并對外國直接投資進行了限制,該法規于2021年7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PJP為支付服務提供商,包括為用戶提供支付交易服務的銀行和非銀行機構。對于非銀行實體的PJP企業來講,在印尼股東掌握15%控股權和51%投票權的前提下,外資最多可控股85%以及擁有49%的投票權。而且,開展PJP業務的公司必須獲得印尼央行的牌照。對于想入場支付賽道的玩家,必須了解不同東南亞國家的支付監管規定,清楚最低資本、技術以及其他的申請標準。

另外,雖然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數字支付市場對東南亞用戶的教育,但仍需投入時間和精力解決痛點商家端的痛點。BCG調查指出,該地區56%的受訪者表示“不被商家接受”是使用電子錢包的主要問題。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平均38%的零售商表示他們接受信用卡支付,35%表示他們接受借記卡支付,但只有平均28%的人表示他們接受電子錢包付款。究其原因,74%的東南亞受訪商家表示對接受電子錢包付款仍有顧慮,比如他們對電子錢包的收款流程不了解、一些支付處理問題較復雜、費用高昂等。如果當前痛點能夠解決,商家也更愿意提供電子錢包的支付選項。

但幸運的是,隨著各種數字支付玩家的入場東南亞,更多垂直領域和細分領域的支付解決方案會出現。而已經入場的玩家也在資本的支持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整個數字支付生態也變得越來越熱鬧。據7點5度不完全統計,2021年東南亞大約有40起與支付有關的創投新聞,約占金融科技公司融資數量的30%。

其中,運營菲律賓電子錢包GCash的本地公司Mynt獲得最大一筆融資。2021年11月,Mynt在新一輪融資中獲得超過3億美元的資金,估值超過20億美元,成為菲律賓第一家金融科技獨角獸。同樣,運營菲律賓電子錢包PayMaya的本地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在2022年4月獲得2.1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4億美元,成為菲律賓最新的獨角獸。值得注意的是,兩家菲律賓支付公司獨角獸背后都有中資的支持,Mynt有螞蟻集團的支持,Voyager Innovations拿了騰訊的投資。

除此之外,在2021年獲得上億融資的東南亞支付公司還有MatchMove Pay、VNLIFE、Nium、Xendit、Ascend Money和MoMo等。有趣的是,Nium、Xendit、Ascend Money和MoMo均成為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與此同時,由于越來越多的支付玩家入場,東南亞數字支付賽道的競爭也越來越大。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財力和實力更強的支付玩家不斷收購同行玩家,從而完善自己的生態網絡。

  • 2022年4月,新加坡支付公司2C2P被螞蟻集團收購多數股權,螞蟻集團成為其最大股東。2C2P表示計劃通過與螞蟻集團的合作,進一步擴大2C2P的全球商戶覆蓋范圍,并加強技術和產品能力。

  • 2022年3月,新加坡BNPL公司Pace收購新加坡消費分期平臺Rely。此次收購將使消費者能夠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更廣泛地使用Pace的支付解決方案,與Rely合作的商家將逐步過渡到Pace的商家平臺。

  • 2021年11月,新加坡返現公司Shopback收購新加坡BNPL公司hoolah。交易完成后,hoolah將其先買后付產品擴展到亞太地區。同時,ShopBack將在結賬時為購物者提供hoolah作為支付選項,進一步提升獎勵服務。

  • 2020年9月,東南亞網約車公司Gojek(現為GoTo)收購越南支付公司WePay的大多數股權,以此幫助Gojek獲得開展越南電子錢包業務所需的許可證。Gojek這些年的收購還包括:菲律賓電子錢包Coins.ph、提供mPOS的印尼金融科技公司Moka、印尼第三方支付Kartuku、Pluang、印尼支付網關Midtrans和印尼數字支付PonselPay。

由此可見,支付賽道在東南亞頗為火熱。對于創業者和投資人來講,數字支付都是一門不錯的生意。東南亞風投1982 Ventures專注投資金融科技項目,其聯合創始人Scott Krivokopich在接受7點5度采訪的時候曾表示,支付是一個網絡效應特別強的行業。前幾年的支付公司拿融資特別容易,很多公司都在瘋狂擴張,不惜用各種補貼來搶市場份額。最近這兩年的支付行情漸漸回歸理性,特別是受這次疫情影響,可能會加速行業洗牌。“隨著電商的發展,東南亞的數字支付也發展得很快,但其發展的格局依舊非常碎片化和不成熟,還是存在很多機會,比如支付系統的對賬清算。在印尼,還是有很多公司習慣用銀行支付,但數字支付實際上方便很多,收支流水操作更快捷和高效。”

文章內容由部分采訪和公開資料整理,如有疏漏,歡迎批評指正。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跨境物流模式有哪些中國怎么寄物流到馬來西亞泰國小包物流多少錢快遞 寄 馬來西亞郵政 國際小包厄瓜多爾港口海運三亞海運泰國到廣州海運最快多少天東南亞電商倉儲物流美國一件代發海外倉

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社群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產品服務

  • 喜運達專線限時達
  • 喜運達專線經濟海運
  • 喜運達專線整柜雙清
  • 喜運達專線整柜雙清
  • 喜運達海外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 青青草久草视频 | 日本高清二区 | 麻豆精品91| 国产的一级毛片完整 |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小蛇 |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 | 一日本道加勒比高清一二三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91网址在线播放 | 成人情趣片免费看 |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 国产高清精品自在线看 | 亚洲午夜网 | 四虎永久地址 | 日本不卡视频免费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韩国福利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在线观看 | 91国在线啪|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 欧美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福利在线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本 | 午夜啪啪福利视频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再次拥抱阳光漫画免费下拉式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免费毛片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 | 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 |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韩国大尺度女教师未删减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