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1 巴西不斷釋放藍海市場潛能
巴西,作為拉美地區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國家,這一成就的背后,源于巴西政府出臺扶持本國信息化工業的政策,以及借鑒國外電信管理體系、引進高新技術并進行創新等舉措。
早在2018年,巴西政府就提出了促進國家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該戰略涵蓋了加強物聯網發展、扶持數字產業和推動電子支付發展等重要方面。這些舉措不僅有效推動了巴西信息化產業的蓬勃發展,還根據全球競爭力指數(GCI)和企業對消費者(B2C)等關鍵指標,積極監測數字化轉型目標的實現進程。
近年來,這一系列努力使得巴西在南美地區互聯網普及率上處于前列。根據相關公開資料顯示,巴西已經占據了拉美地區在線零售市場份額的60%以上,充分展示了巴西信息化行業的強大實力和市場優勢,同時也彰顯了巴西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重要地位,為推動該地區的數字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
做為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巴西已經成長為電商客戶最多的拉美國家,全球第三大互聯網市場。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其中80%國際包裹來自于中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1714.9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
甚至在如今,巴西市場已被跨境電商業態稱之為“最后的藍海市場”,擁有巨大潛力。由于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巴西傳統店鋪銷售額下降,電商銷售額在市場的占比急速增加。僅2022年第一季度,巴西網購人數就高達2400萬人,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萬左右。電商銷售額更是同比增長了12.6%,達到396億雷亞爾(約74.6億美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此外,巴西擁有南美最大的商品集散點和零售中心,同時也是南美重工業產業的聚集地,其工業實力和潛力不容小覷。
正是在此巴西新興主體市場地位,以及諸多跨國領域合作互補的潛力催生下,最近,巴西總統訪華并達成中巴貿易本幣結算協議,進一步促進了中巴貿易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巴西政府逐漸放寬對于跨境電商的稅收政策,降低了關稅和進口稅的稅率。而這意味著,中國跨境賣家進軍巴西市場的所需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02 巴西“最后一公里”物流難破
但是全球化市場的趨勢也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了,藍海市場且是“最后一片”。乍聽起來,似乎讓老跨境人有危言聳聽之感。果真如此乎?
實際上巴西市場長期這么所謂“藍”的原因,和巴西本地物流的發展滯后和困境有關。
一方面,自2014年以來,巴西、阿根廷等國對中國提出了1052條貿易技術壁壘協議(TPT)和14條動植物衛生檢疫協議(SPS),占全球對中國提出SPS的40%。這些嚴格的貿易保護措施影響了商品的進出口流量,延長了物流時限,對跨境電商來說是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則是,巴西長期面臨著地理因素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限制,導致巴西賣家在很難找到合適的物流服務商。巴西的公路數量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公路無法正常運輸,而超過一半以上的商品需要通過陸運進行運輸,這給巴西物流跨境體系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跨境運輸服務非常有限,這導致巴西電商的物流配送渠道相對較少。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巴西地區的物流成本高昂,基礎設施不完善,電商配送時效受到極大的影響,也招致大量中國跨境商家不滿。據相關資料顯示,巴西電子商務總投訴量中大約有80%是與物流問題有關。這也對物流效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巴西乃至全球供應鏈要保證平穩運行,讓賣家的生意好做,不僅取決于全球化區域分工和生成平衡,還有就是“物流體系”的搭建和完善。
所以,巴西市場是藍海的說法,可能只是某種淺層的觀察。深層的觀察是,它猶如一張白紙,是一塊能夠檢驗目前跨境電商以及物流“有效價值”的試金石。更直白的說,巴西跨境物流是一個新興的藍海市場,但目前的跨境物流界的變革仍沒有完全解決巴西物流清關復雜、丟件率高以及末端派送慢等核心問題。
需要認識到,當前巴西物流主流業務主要依靠萬國郵政(UPU)框架下的e-Packet服務產品,其中以中國郵政的E郵報和瑞典郵政的瑞郵寶為主。然而,這種依賴性使得巴西的物流運輸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物流提供商手中,導致市場競爭不充分,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巴西的第三方海外倉業務供應鏈環境也相對薄弱。在跨境物流中,海外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巴西,海外倉的發展還不夠成熟。搭建海外倉是必要的,但是核心是系統解決供應鏈的流程和管理體系亟需改進,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在物流行業發展的進程中急需衍生出數智化且滿足全鏈路的2.0物流服務商,即在數字化供應鏈管理技術支持下,物流服務商融合了物流1.0的所有布局,包括直發物流、海外倉體系和加包機服務等,形成全渠道領域以本地化基礎設施服務為核心依托的供應鏈體系,解決了A段也能解決“最后一里路”的難點,且不僅能服務海外跨境電商的需求,還能解決區域國家本地物流體系搭建難點。
盡管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物流管理實際亟需邁入2.0時代,但物流1.0仍是物流企業在現代物流管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撐,巴西市場的物流模式依然以1.0甚至還在奔赴1.0的路上為主。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比如UPS(聯合包裹服務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物流公司之一。盡管UPS擁有自己的物流網絡,但在一些國家,如巴西,它與當地的物流合作伙伴進行合作,以提供跨境物流服務。FedEx(聯邦快遞公司)也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盡管FedEx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龐大的物流網絡,但在一些國家比如巴西,也采用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的模式。類似地,極兔、iMile等跨境電商物流在巴西也以合作模式為主。
但是,但是相比物流2.0模式,1.0模式缺陷也是明顯的,諸如包裹操作環節不透明、效率低下、異常問題件等情況無法在當地得到及時解決。
根據巴西物流協會(ABRALOG)的報告,此上這些歸結為1.0模式的物流服務,映射在巴西這面白紙上,其蒼白感頓然而生,暴露了1.0模式的諸多弊端,尤其所謂這些商業物流公司,皆以本地物流以加盟模式為主。
在諸多涉足巴西市場的物流服務商中,菜鳥是為數不多通過全球自建快遞網絡來踐行物流2.0模式的公司。
03 菜鳥,全球起網兇猛
伴隨阿里巴巴電商出海起家近10年,菜鳥已然全球兇猛起網,并且在歐洲、美洲和東南亞等大區成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在自建國際快遞網絡之路上行已致遠。

(圖片來源:菜鳥)
比如在巴西,菜鳥選擇和巴西郵政進行戰略合作,此舉使得菜鳥在末端快遞網絡的建設上得到極大助攻。菜鳥部署智能自提柜為巴西郵政用戶所用,同時借助巴西郵政的物流網絡,實現巴西全境配送,本地下單平均2-3日送達,圣保羅等核心城市可實現隔日達甚至次日達。
這一速度的提升建立在菜鳥自建快遞網絡的基礎之上。目前,菜鳥每周有8班貨運包機從中國飛往巴西,并在巴西、智利及墨西哥等拉美國家建設自動化分撥中心、海外倉及自提柜等,本地快遞倉配網絡覆蓋巴西全境。
不僅在巴西,菜鳥歐洲也縱深布局。在西班牙,菜鳥從2022年開始建設自己的末端配送網絡。目前,這張網絡已基本覆蓋西班牙全境,日常合作的派送員突破了700人,高峰期可達1000人,且這張網絡還在不斷拓展;在比利時列日,菜鳥不僅落地了eHub(智慧物流樞紐),包括航空貨站、分撥中心,均由菜鳥自主運營。它與西歐密集的路網和倉儲網絡快速連接、通過電子關務平臺實現“秒級通關”,成為世界商品進出歐洲的重要門戶,更是在當地創造了近300個工作機會。

(圖片來源:菜鳥)
回歸亞洲,菜鳥中韓跨境“三日達”韓國全境的覆蓋,讓韓國消費者的跨境消費能有本地電商平臺的購物體驗。
這種高效的物流服務得益于菜鳥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的自建快遞網絡。菜鳥通過整合物流資源、運用數字科技,構建起覆蓋全球的物流基礎設施。這一全球自建快遞網絡的建設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可靠、高效的跨境物流服務,提升了物流供應鏈的可視性和效率。
除了全球自建包裹網絡,菜鳥還對核心物流節點深入把控。從國際物流運營的國內攬收、干線、清關、海外本地化這四段來看,菜鳥在國內攬收段已建成全國最大的上門攬收網絡,覆蓋200多個城市;此外,海外本地化運營也是菜鳥主要投入的方向,逐步搭建本地化的分撥中心、海外倉和末端配送團隊。比如,在歐洲建立了卡車運輸網絡,以及部署了8000多組自提柜等。

(圖片來源:菜鳥)
用物流2.0模式布局國際快遞的優勢不可忽視。
首先,它構建了全球自建的快遞網絡,將物流節點遍布全球各地,實現了高效、可靠的全球物流服務。這種自建網絡使得菜鳥能夠更好地掌握物流環節,打造高時效和高性價比的跨境物流。
其次,菜鳥國際快遞的推出不僅是跨境賣家受益,當地本土賣家也從中獲益。菜鳥國際快遞強大的物流網絡和數字科技支持,使得商品能夠快速、安全地送達消費者手中。同時,菜鳥為商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物流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的特殊需求,為消費者帶來卓越的購物體驗,以提高消費者對賣家的滿意度。
在全球供應鏈升級的浪潮中,菜鳥國際快遞已經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跨境電商物流2.0時代的引領者。其憑借著更熟悉中國產業鏈、更易觸達國貨品牌、更愿意普惠中小賣家等優勢,抓住數智化以及全鏈路“新機變”,為跨境電商和本地商家提供的高效服務,同時為中國快遞出海提供參考模板。
來源:菜鳥國際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泰國集運馬來西亞空運物流多少錢菏澤寄到馬來西亞快遞b2c跨境電商一件代發寄越南快遞多少錢柬埔寨空運專線到特立尼達海運國際陸運物流跨境一件代發的貨源怎么找從中國寄東西到泰國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