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跨境電商Lazada平臺
Lazada平臺運營模式介紹
Lazada在擁有著5.5億人口的東南亞市場中,用3年的時間將自己打造成為該地區最大的電商平臺,在以阿里巴巴、亞馬遜為代表的國際電商巨頭尚未開始布局的局面下, Lazada發揮自己的本土化優勢,在東南亞這個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巨大市場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Lazada最開始采用自營模式,主要以3C產品(計算機、通信、消費類電子產品)為主,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后,Lazada平臺開始擴充產品品類,向商家開放,轉型為平臺型企業。為了打造閉環生態,Lazada還自建物流和支付體系,從而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東南亞跨境電商Lazada平臺
Lazada相關數據
2014年這家公司營收1.543億美元,但凈運營虧損達到1.525億美元。
截至2015年,Lazada面臨的增長挑戰是偏好在顧客中進行實體購物,只有約1%的人在網上購物,而美國購物者有10%。缺乏信用卡和相應的安排現金交付系統的要求,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的可靠交付,以及來自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競爭威脅。
Lazada在2016年3月聲稱,其在亞洲六個市場的年銷售額總計達到了13.6億美元,使其成為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2016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擬通過向新股支付5億美元收購Lazada的控股權,并向現有投資者購買價值5億美元的股份(數據來自跨境百科->Lazada詞條)。
站在前人肩上看得更遠
定位于全球市場Lazada的血液里流淌著跨境的基因,在不同的站點中都有Lazada平臺專門負責運營管理的團隊,他們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是確保Lazada能夠因地制宜、靈活管理的關鍵。此外,Lazada平臺不同的站點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比如,它們會由位于中國香港地區的跨境業務團隊進行統一進貨和招商。
Lazada目前使用的是自營與開放平臺結合的運營模式,無論是供貨商,還是平臺入駐商家,都可以在Lazada平臺上將自己的產品銷往東南亞各國。Lazada開放型平臺運營方式使得企業可以借助眾多商家的力量,從而增加平臺產品的品類、拓展SKU豐富度等。
雖然相對于眾多的國際電商巨頭而言,Lazada起步較晚,但是其具有巨大的后發優勢。 Lazada可以充分地向這些國際電商巨頭學習,借鑒它們的成功經驗,從而使自己快速發展壯大。比如向中國的電商學習,京東平臺的物流與基礎設施建設、天貓的B2C運營模式等都被Lazada借鑒并采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654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物流印尼專線汕尾海運跨境電商進貨平臺印尼馬來西亞物流專線中國 快遞 馬來西亞查快遞國際物流寧波到尼日利亞海運國際物流寄件寄到馬來西亞多久物流從中國到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