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內年入百萬賣家增長超一倍
相比歐美、東南亞市場,中國臺灣市場鮮受關注,但亞馬遜已低調布局了五年。
亞馬遜全球開店(AGS)臺灣地區總經理Amanda Chen表示,目前,亞馬遜上的臺灣注冊品牌數量是2017年的近30倍。此外,2021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臺灣賣家數量比2019年增長了146%。

亞馬遜臺灣大賣暴增!Shopee迎最強對手
盡管沒有其他市場更受關注,但近幾年亞馬遜臺灣賣家的跨境電商品牌數和業務量均出現顯著成長。
此前,MarketplacePulse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有6萬名亞馬遜賣家的年銷售額超過了100萬美元,這個數字在過去三年中翻了一番。目前,全球有數百萬賣家在亞馬遜上銷售,但只有不到1%的賣家實現了100萬美元的銷售額。
可見,年入百萬美元并不是個小數目,亞馬遜上僅有少部分賣家而已。這一增長數據,說明臺灣電商迎來了強勁增長。
成立于1995年的亞馬遜,于2017年正式布局臺灣市場。
目前,亞馬遜面向臺灣賣家的總站點數已達到14個,過去一年有超過2成的臺灣賣家布局多個站點,其中平均每個賣家布局3個不同站點。每位臺灣賣家平均出口至三個國家,超過20%的賣家將商品出口到更多國家。
如今的強勁增長,與亞馬遜對此的高投入有莫大關系。
據了解,為了協助更多臺灣新手賣家加入跨境電商行列,亞馬遜推出新手專屬優惠,完成品牌注冊享最高達5萬美元優惠回饋、使用亞馬遜物流服務享免費儲存等服務、使用亞馬遜廣告服務最高享250美元宣傳金。
而開局之際,亞馬遜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便是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后者當時已布局中國臺灣市場兩年。亞馬遜在臺灣地區的迅猛增長,意味著Shopee的地位或將受到其威脅。
Shopee霸主地位或不保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中國臺灣市場早已成為各巨頭心中的香餑餑,包括樂天、PChome、Yahoo奇摩、露天拍賣、東森購物、Coupang等也已入駐了臺灣市場。
其中,日本樂天、Coupang的首個海外開設點便是臺灣。
5月份,中國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的2021年零售電商消費者行為結果顯示,中國臺灣高達9成消費者常在綜合型電商平臺網購,平臺黏性高,超越實體零售網購渠道(35%)與第三方外送平臺(28%)等,有8成消費者常用的網購平臺數量集中在3個內。
從網購意愿來看,中國臺灣消費者更喜歡多元化的綜合型電商平臺,但論綜合實力,Shopee領先亞馬遜,并且稱霸了臺灣市場。
針對綜合型電商,MIC調查顯示,中國臺灣消費者常用前5大B2C平臺,依序是蝦皮24h(61%)、momo(59%)、PChome 24h購物(43%)、Yahoo購物中心(23%)與東森購物(12%)。
MIC調查還顯示,92%中國臺灣消費者有行動購物習慣,最大宗消費者愛用的網購平臺App是蝦皮購物(64%),其次依序是momo購物(40%)、PChome 24h購物(27%)、Yahoo購物中心(14%)與PChome商店街(11%)。

觀測中國臺灣消費者在境外平臺的購物行為,MIC表示,去年前5名依序是淘寶/天貓(19%)、日本樂天(8.4%)、美國Amazon(6.6%)、日本Amazon(5.9%)與美國iHerb(4.9%)。
盡管Shopee在多個維度占據了主要優勢,但亞馬遜在跨境電商賽道仍維持了自己的優勢,其全球的體量不可忽視。

除了擴大賣家規模,亞馬遜正在努力提升在臺灣的競爭優勢。比如,在基礎設施方面,亞馬遜旗下AWS宣布將在中國臺灣推出本地區域(AWS Local Zone)公云服務,中國臺灣也將成為AWS在全球第32個AWS本地云。
對于Shopee而言,自法國站、印度站被迫關停,其他新興市場也屢屢受挫,Shopee的擴張之路正面臨諸多挑戰。
(來源:跨境焦點)
推薦閱讀:《B2B業務慘敗,Shopify難敵亞馬遜》
文章來源: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62172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東山寄往馬來西亞物流發貨到越南的物流湖北省跨境電商平臺深圳到東南亞物流跨境電商平臺一覽馬來西亞貨運速遞廣州國際海運貨代跨境電商的選品平臺怎么從中國運到越南到印尼物流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