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賣家的選擇與困擾
1、賣家使用海外倉的現況
前面已經提到,目前絕大部分賣家都會使用海外倉。亞馬遜賣家毫無疑問大都會做FBA倉,據了解,一些多平臺的賣家在eBay等其他平臺的單量不多的情況下也會使用FBA的多渠道配送功能給非亞馬遜平臺客戶發貨;很多大賣家則是海外倉與FBA倉相結合使用,這樣就能各取所長,大批量的貨發到海外倉之后再小批量發FBA,這樣使用海外倉進行中轉,一方面可以縮短FBA頭程的時間,一方面可以減少FBA的風險系數,同時又發揮了FBA的快速配送和銷售推廣等功能。
從調研數據來看,70%的賣家只通過海外倉發貨;20%的賣家采用一半直發一半海外倉發貨模式。55%的賣家會把FBA作為主要海外倉發貨方式,這部分賣家而言,自建倉的發貨量占比為10%到30%左右。同時在使用FBA和自建倉的賣家中,有67%不會選擇第三方倉庫。
我們都知道FBA發貨有著嚴格要求,在操作的過程中可能由于一個標簽就造成產品關聯等問題導致關店,再加上現在產品同質化嚴重,要想脫穎而出賣家必須要追求個性化,所以對海外倉的服務需求也就更高了。
第三方海外倉已經很難滿足賣家們的需求了。在極客營的受訪賣家中,有超過68%的賣家甚至更看好抱團建倉,寧愿面對抱團各懷心思的風險也不愿選擇第三方海外倉服務商。
據了解,賣家們會因為個性化服務需要、對第三方服務不滿意、降低綜合成本以及產品原因等去建海外倉。其中個性化服務是大賣們建倉的首要原因,在這四個因素中占到31%的比重。同時抽樣調查顯示,對于65%的賣家們而言,個性化服務都是自建倉的一個誘因。其次才是對第三方服務商的服務不滿意,該項占到28%的比重,影響著59%的賣家們的建倉決定。
38%的受訪賣家是在月銷10萬美金時就開始建倉;25%是在月銷處于10萬到30萬美金之間時建倉; 37%的是在月銷30萬美金以上建倉。由此可見,在很多賣家眼里,海外倉的選擇與銷售規模并無太大關系,更多的是與本身的定位相關。
2.賣家對建海外倉的顧慮
FBA倉對產品銷售推廣最有用,但是風險大,為規避風險要結合海外倉,而租用的海外倉既讓人不放心又難以滿足賣家的所有需求,所以還是需要自建倉……然而,自建海外倉涉及的問題頗多,比如要考慮選址(包括倉租、派送資源)、員工招聘與管理、當地政策法規等,另外還面臨著資金壓力、貨物安全、管理不善等風險。
據調研,63%的賣家為當地的政策法規而困擾,56%的賣家為海外招人和管理而頭疼;30%的賣家擔心政策和稅務風險;30%的賣家擔心貨物滯銷風險。
比如爆倉了,如果在國內,租場地、招人、加班.....三個星期左右都能解決;在美國,要復雜很多,從與中介洽談、律師審核、房東溝通到設備購置等,整個過程都要3個月。另外,美國倉庫有70%被猶太人掌握了,跟他們租倉庫,僅合作文檔就有一本書厚,中間還涉及很多復雜的事務要處理,比如環保、防爆、工會、修葺等等。由此可見,建立海外倉首先要解決本土化問題。
需要多少海外倉員工?海外人工昂貴,是海外倉的主要成本,有些海外倉賣家的人工支出成本一度高達70%,低的也有30%。大賣們一般在海外倉聘請多少員工來運作倉庫?據調研,19%的自建倉大賣家有20個以上的海外倉員工,37%是10-20人,19%是6-10人,25%是6人以下。
針對23家服務商倉庫的調研發現,服務商平均單倉員工數為12人。可見賣家和服務商對庫內員工規模都比較謹慎。海外不像國內,法律對員工的保護相當健全,解聘帶來的損失和影響都比較嚴重。另外,海外人力相對緊張,所以業務增長后,不能過多依靠招人去解決問題,更多要考慮的是提升單人作業效率,以及對硬件和信息化的投入。在員工管理這塊,很多國外員工的假期尤其是年假比較多,不存在加班文化。甚至有些國家3天以內的病假不需要請假條。較多的假期一度讓一些公司會額外多招兩名員工以應對員工休假現象。
在哪個國家建倉?根據Geek的調研報告,自建倉的賣家中有81%在美國有倉庫,50%在德國有倉庫,37%在英國有倉庫。其中美國倉庫的數量在自建倉賣家的所有倉庫數量中占比達到45%。這個數據與海外倉聯盟的調研基本一致,聯盟針對41家服務商76個倉庫的調查分析,有43%的倉庫是在美國。
另外,在計劃建倉的賣家中,美國依然是建倉首選,達到30%的比例。除了歐美,53%的大賣家直指跨境電商的下一個藍海會在印度,南美、俄羅斯、日本則分別有13%的賣家看好,有大賣家已經準備在印度、馬來西亞建倉了。
建多大的倉庫才夠用?68%的自建倉賣家的倉庫面積是1000平以上,18%的在500-1000平之間。我們調研23個服務商的倉庫時發現,服務商的平均單倉面積為2300平左右。所以賣家建倉時,1000平左右的倉庫是一個不錯的參考。若業務量增長導致對倉的面積需求增大,可以考慮分倉,提升時效的同時也能降低派送成本。如美國這樣的市場,美西倉庫使用USPS Ground服務到美國東北部要5-8天;如果美東、美西倉各一個倉庫,97%以上的美國地區可以3天內到達,物流費用也可以節省38%左右。
如何解決滯銷庫存?是賣家們的痛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如果誰有好的銷售渠道能讓賣家的滯銷庫存變現而非變成包袱,那么賣家將蜂擁而至。當本土服務商進駐中國跨境市場時,很多由于在中國缺少資源而進展不順。如此,不妨利用本土的資源,為賣家提供類似的增值服務,也是一個獨特優勢。
看完這些分析數據,您有什么感想?賣家們寧愿選擇面對海外政策風險、海外管理風險等大舉建倉的背后是擴張還是無奈?越來越多的賣家走上建倉之路,對行業是否有利?
簡而言之如果有放心可靠的服務商讓更多的賣家專注在做好產品、銷售和服務上,我們的訂單量也許會有更大的井噴,整個行業都會有更大的發展。但從調研數據看,并不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這是怎么了?是服務商不懂賣家?還是跨境太多挑戰服務商也無能為力?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泰國物流國際跨境物流發貨本土跨境電商平臺海運 國際海外倉的成本包括哪些部分跨境電商物流有哪些海運費達曼海運拼箱到馬來西亞東南亞貨運貨代印尼貨運空運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