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家習慣把東南亞稱為一個市場,但對lazada來說,實際上還是6個不同國家,這些市場如同散落在海上的珍珠,得逐顆逐顆撿起。
這與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語言、貨幣系統有關系。東南亞人口總數達到5.6億,看似市場潛力很大,但這近6億人分布在12個國家、上千個島嶼上。他們講超過10種不同的語言,用著5不同的貨幣,90%的人沒有信用卡,更沒有像支付寶一樣通行的網上支付手段。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各國站長們要為本國爭取更多的優質商家。盡管大類上,服飾、美妝、3C數碼、美家家具需求旺盛,但每一個國家適合發展的類目又不盡相同。
過去阿里、騰訊、京東滲透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研究雖多,但實際上,盡管Lazada是東南亞第一的電商平臺,就東南亞的每一個國家來說,卻還沒有形成巨頭概念。
以印尼為例,2016年在印尼排名前20的電商公司中,超過一半都是印尼本土公司。印尼的電商市場主要采用C2C模式,這更符合中小企業的發展,讓那些想開展線上業務的企業不用耗費太多資本,也不用承擔過大的風險。
而在新加坡,則有很大的代購市場。在新加坡名列前茅的電商平臺ezbuy,最早叫做65代購。最開始主要是將淘寶,京東的東西代購到新加坡,后來逐漸加入小商家,比如很多新加坡鄰里店鋪,通過他們從中國進貨,擺在自己店里賣。而這樣一個代購平臺,在新加坡也能擁有不錯的市場。

這些國內電商平臺的發展,可能也是促成Lazada調整商家戰略的重要原因。阿里收購前的Lazada曾以自營為主,而如今,印井表示,除了在原有的母嬰等優勢類目上繼續發揮自營優勢外,也會保持平臺調性,踐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以東南亞目前的電商發展現狀看來,各大平臺還遠不到需要互相競爭消費者的程度。培養消費習慣,吸引新的用戶加入網上購物的行列依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談起Lazada對比其他競爭對手的優勢,Lazada聯席主席印井表示,發展東南亞電商市場是lazada會持續堅持的一件事情,不會輕易放棄。堅持和決心是lazada最大的優勢。對物流、支付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會持續推進。
阿里研究院的歐陽澄把如今Lazada面向的東南亞市場,比照10年前淘寶面對的中國市場。把成熟的阿里的商業操作系統,嫁接到東南亞這片茂密的熱帶雨林,再利用差異化的運營,逐步打開電商市場,中小商家迎來的機會甚至遠遠優越于中國的電商蠻荒時代。
這一波跨境電商貿易的紅利,可能是中國的中小品牌,能夠抓住的最后一波電商紅利。而這一波扶持力度,不會亞于十年前淘寶扶持淘品牌的力度。
(來源:電商在線)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8399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東南亞頭程物流跨境電商進口海外倉跨境電商發貨方式蜂鳥海外倉快遞東西到馬來西亞多少錢中國越南鐵路運輸東莞海口物流廈門越南物流物流國際海外倉是建立在海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