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 1 月 20 號特朗普上臺后,國際局勢發生了一系列微妙且意義深遠的變化。巴以沖突出現緩和跡象,也門胡塞武裝也停止了對紅海區域商船和貨輪的襲擊。這一系列轉變讓人們對俄烏沖突的早日結束也滿懷期待。這些局部沖突的逐漸平息,對全球供應鏈和物流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
過去,巴以沖突以及也門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的襲擊,使得蘇伊士運河這條重要的國際航運要道陷入危機。船只保險成本和運輸成本大幅上漲,有效運力縮減,全球供應鏈受損程度甚至超過了全球新冠疫情初期。而俄烏沖突,同樣對歐洲乃至全球的物流運輸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打亂了正常的運輸節奏,造成供應鏈紊亂和局部運力資源供給緊張。
如今,隨著沖突的緩和,歐洲方向的海運、班列、卡航等運輸模式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首當其沖的便是價格逐步下行。海運方面,原本因沖突導致的高成本和運力緊張局面得到緩解,當市場運輸鏈條回歸正常節奏,海運運力過剩的情況逐漸顯現。
在這種情況下,海運價格自然開始回落。班列和卡航也受此影響,價格隨之下調。并且,由于其價格優勢和相對穩定的時效,繼續成為空運經濟線路的有力替代產品。與此同時,美國方向各類快船也憑借自身優勢,成為空運經濟線路的替代選擇。
在整個物流市場中,客戶的選擇始終圍繞著成本和時效這兩個關鍵因素。客戶總是希望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選擇高性價比的物流模式。這一點在電商物流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以國內電商件市場為例,市占率最高的是三通一達,而非順豐和京東。究其原因,國內電商件大多走陸運,空運占比極少,這背后核心的考量因素就是成本。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整個產業鏈高度內卷,整體利潤率較低,無法支撐長期采用空運的商業模型。
展望 2025 年,隨著運力的不斷釋放,以及各種介于空運和海運之間的運輸替代方案日益豐富,市場運價大概率將不斷回歸理性。當運價回歸正常水平,航司和船司以往在高預期下的定價機制也必然會發生改變。這不僅將重塑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將對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對于物流企業還是相關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都需要密切關注這一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 ? ?
來源:曉生研究院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廣東寄到馬來西亞俄羅斯主要海運港口巴西達物流國際貨代行業至摩洛哥海運從越南寄快遞回中國對跨境物流的認識沙特阿拉伯海外倉菲律賓至中國物流價格馬來西亞的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