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恢復針對中國價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最低限度”關稅豁免政策。這一決定距離其2月1日取消免稅政策的行政令僅過去6天,而美國海關已因政策反復陷入混亂,超百萬包裹積壓、物流成本飆升、清關效率驟降……這場由關稅政策引發的“驚魂72小時”,不僅暴露了美國貿易政策的動蕩,也讓跨境電商行業經歷了一次生死時速的考驗。
01政策“過山車”:從關稅豁免取消到緊急叫停
1月17日,拜登政府提出收緊“最低限度”免稅門檻的提案;2月1日,特朗普正式簽署行政令,宣布取消針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價值低于800美元進口商品的免稅待遇,并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這一政策原定于2月4日生效,但實施僅3天后,美國海關便因日均數十萬件包裹的申報壓力陷入癱瘓,最終迫使特朗普于2月7日緊急叫停新規。

政策反復的背后,是美國海關系統難以承載的“海嘯式”包裹量。數據顯示,2024財年通過“最低限度”豁免進入美國的小額包裹高達13.6億件,其中中國電商平臺貢獻了主要增量。若新規持續,美國海關每年需額外處理超10億件包裹的申報與征稅,而現有的系統和人手根本無法負荷。
02跨境物流“大亂斗”:從USPS停擺到成本激增
政策突變直接沖擊物流鏈條。2月4日,美國郵政(USPS)宣布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包裹,但僅一天后又撤回決定。物流服務商隨即集體漲價:部分渠道報關手續費每票增加20元,部分貨值需預繳35%關稅保證金,清關時間也從平均3天延長至10天以上。
對于依賴直郵模式的跨境賣家而言,這無異于致命打擊。以Temu、Shein為代表的平臺日均空運量達9000噸(約88架波音777貨機運力),政策若長期執行,其低價優勢將蕩然無存。而亞馬遜賣家同樣面臨挑戰:盡管FBA倉發貨不受直接影響,但平臺上的中國直郵商品若因物流延遲導致差評率上升,將直接影響店鋪權重。
03長期挑戰:關稅成本“灰犀牛”與行業洗牌
盡管免稅政策暫時恢復,但特朗普政府明確表示“豁免僅為過渡措施”,最終目標仍是全面取消免稅并加征10%關稅。這意味著跨境電商的廉價紅利時代或將終結。
行業兩極分化加速:
頭部平臺與賣家:憑借資金和倉儲優勢,可通過海外倉、本土化運營消化成本。例如Shein已在美國建立3個區域配送中心,Temu計劃年內將海外倉覆蓋全美90%地區。
中小賣家:直郵模式成本攀升后,部分類目(如單價低于20美元的服飾、家居品)利潤空間被壓縮,行業洗牌在所難免。有賣家直言:“低價商品跨境包裹已無法盈利,要么漲價,要么退場。”
特朗普的“關稅過山車”遠未到終點。對于跨境賣家而言,唯有強化供應鏈韌性、加速本土化布局,才能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波動中站穩腳跟。正如一位資深賣家所言:“打價格戰的時代結束了,未來屬于那些能把合規、效率、成本做到極致的人。”
來源:八戒說跨境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越南陸運時效保障暢湘國際物流上海運泰國印度尼西亞專線物流公司上海越南貨代馬六甲海運德國海外倉哪家比較好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app跨境電商咨詢平臺海外商品一件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