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在東南亞及臺灣的飛速發展引起越來越多國內媒體關注,在前不久的11.11大促創下超過1100萬訂單的歷史新高,是2017年的4.5倍!跨境國貨更是表現搶眼,單量翻漲至8倍!著名的科技創投媒體36氪日前對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進行了專訪,探尋背后成功的秘訣。
背靠“東南亞小騰訊”Sea Group, Shopee 目前在7個市場運營。
2009年,天津出生的李小冬在新加坡創立了游戲公司Garena。公司在2017年更名 Sea Group,并在同年成為了第一個在紐交所上市的東南亞科技公司。
成立6年之后,Sea在2015年進軍電商,推出了全品類電商平臺Shopee。
目前 Shopee 已經覆蓋了7個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印度尼西亞、泰國及越南。在其主要的競爭對手 Lazada、Tokopedia、Bukalapak、Tiki 等具有先發優勢的情況下,Shopee 目前在眾多市場中用戶增長迅猛。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 GMV 分別為19億美金和22億美金,2018上半年的 GMV 已達到2017全年水平。目前平臺上的賣家達到了700萬。
和母公司 Sea 一樣,Shopee也具有獨特的“中國基因”。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介紹,早期進入Shopee的高層,都是像他一樣,在東南亞生活多年的中國人。他們在東南亞切實地感受過中國商品的優勢,所以在中國招商,這個想法從醞釀Shopee時就有了。

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
在Shopee 位于上海的辦公室,36氪采訪了劉江宏,談及了Shopee 對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理解、中國賣家和品牌出海的訴求、以及跨境業務供應鏈效率的問題。
以下為采訪節選:

從市場的特點來說,東南亞市場有以下特征:
· 體量大,增速快。東南亞人口超過6億,將接近半個中國。根據淡馬錫和Google 的研究報告,2025年的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020億美元。對于每一個做電商的人來說,看到這樣一個數字,都意味著必須要第一時間進去。
· Mobile First。東南亞很多的民眾第一次接觸互聯網是通過手機和平板來接觸的,而不是像美國、中國,是通過PC端。我們一開始就把App的開發當做第一位,目前Shopee移動端的流量占比超過90%。
· 年輕化。東南亞6億人口當中50%是低于30歲的。他們大學剛畢業,剛剛有了薪水,有很強的購物意愿,又愿意嘗試網上購物。
· 社交性。東南亞人非常愿意通過社交網絡分享購物體驗,給電商平臺提供了重要的流量來源。
當然,東南亞的各個市場也各有特色。針對不同的賣家,我們會推薦包括臺灣在內的不同的市場進入策略。
對有外貿經驗的跨境賣家,我們通常首推的是馬來西亞,因為它是一個英文站點,市場本身的體量也夠大。所以對于這些已經做過歐美市場的賣家而言,他們可以把自己產品運營經驗很快復制到馬來西亞去。在馬來西亞之后,我們會推薦第二梯隊的市場,包括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印尼、沒有文化隔閡的臺灣、英文市場菲律賓、以及人口大國泰國。而第三梯隊我們推薦客單價高的新加坡和小語種市場越南。
而內貿賣家,他們可能是第一次出海。我們會首推臺灣作為出海的第一站,先跑通外貿相關的動作,比如物流和支付。同時又是個中文市場,語言上沒有隔閡,產品的適應度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臺灣之后我們一般會推薦跟臺灣的選品風格非常類似的一些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兩個國家都有很多華人。最后我們會推印尼這個大市場。
從整體的投入和人才的支持方面來看,印尼是Shopee投入最大的市場。Shopee的CEO Chris常年坐鎮印尼。另外,我們很多的創新型的服務,也都會先選擇印尼作為第一個試點,比如我們的超級品牌日、大雅加達地區次日達的Shopee快遞服務等。
競爭方面,目前大家都處在一個高速增長、把自己的節奏做好的階段。有競爭,但是非常健康的競爭,眾多玩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深挖的市場。我們一直覺得自己是主場作戰,因此無論外在競爭如何, 我們還是對自己非常有信心的。另外我們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團隊,在每一個市場我們幾乎所有的員工都是當地人。

中國跨境賣家和品牌方對東南亞市場的認知度有明顯的提升。過去他們都會選擇歐美市場作為出海的第一步,但現在他們慢慢意識到,因為文化和地緣上的接近,東南亞其實更適合作為出海的首站。東南亞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同度其實是比歐美人群要高很多的。Shopee 上中國賣家的數字每年都是成倍地增長。
賣家和品牌的核心訴求是尋找增量市場。國內的電商的紅利已經快到尾聲了,歐美又有一些不太穩定的因素,而東南亞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增量市場。
出海的品牌里面,有一些已經在國內和國際上有了品牌的影響力,比如小米。雷總和Shopee的總裁Chris年初交流后,選擇了印尼和越南這兩個人口大國作為突破口。從出貨量來看,現在小米在印尼已經從十名開外變成第二大手機廠商了。

(左:Shopee首席執行官Chris Feng 右: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
另外一些品牌正在處于強化知名度的階段,他們也想要在東南亞打出自己的品牌。比如Shopee合作的順德家電企業德爾瑪,目前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開通了官方旗艦店,Shopee提供了一系列物流與引流的支持,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作為一個全品類的平臺,我們看到中國賣家的優勢在于他們一貫的強項:服裝、3C、家居、母嬰、飾品等。并且我認為中國會繼續保持供應鏈的優勢。拿服裝來說,東南亞國家現在的服裝類的供應鏈,還主要滿足于出口的需求。本國所需要消費的大量服裝,大部分還是來自于中國。
跨境業務的起點是2016年的1月,但實際上在我們醞釀Shopee這個產品時就開始思考跨境這項業務了。Shopee最早期的高層,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我們都是在東南亞生活了很多年的中國人。在過去的20年,我們在東南亞常買到中國產品。那我們覺得都是買中國生產的商品,為什么不讓中國的賣家來賣?

流量方面,Shopee 的玩法包括網紅經濟、社群和游戲導流等。
首先網紅經濟,Shopee 就會選擇明星/網紅代言、入駐平臺等方式抓住用戶。比如,Shopee 和BigBang、Black Pink的經紀公司YG Entertainment達成了合作,YG的藝人會代言Shopee,YG旗下藝人的周邊在東南亞地區只有在Shopee上可以買到。


社區運營方面,Shopee以Facebook粉絲群為主,加上不同市場中最受歡迎的社交平臺,在社群中進行品牌宣傳和傳播。
最后,Sea Group在做Shopee之前,其游戲團隊已經在東南亞做了六年了,代理過一些其實大家都很熟悉的游戲,像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游戲可以為我們引流,因為游戲以男性用戶為主,我們主要向這些用戶推薦游戲周邊、裝備、男裝、3C 等產品。

另外,我們在每一個市場是一個獨立的App,所以我們就可以在不同的市場去嘗試適應本土化的流量玩法。比如在印尼,早晚高峰堵車嚴重,印尼的團隊就推出了搖金幣的游戲,在早晚高峰搖到的金幣,可以兌換折扣。
在提升跨境供應鏈效率方面,Shopee的第一步是把物流走通順。2016年剛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覺得這條鏈路上的服務商較少,所以當時我們就決心搭建一套物流體系,也就是現在的SLS(Shopee Logistic Service)。SLS把這條鏈路上的一些最優秀的服務商對接起來,打通從中國到東南亞物流的各個環節。SLS讓購物的周期變短了,體驗和穩定性也變好了。Shopee在印尼推出SLS 之后,單量在三個月內增長了三倍。
對大件的和高貨值的產品,我們開通了海外倉的服務。對東南亞消費者來說,購買一件中國產品的體驗幾乎就相當于是買一件本地產品,甚至更好。目前Shopee已經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鋪設了海外倉。
另外,中國賣家一聽說COD(貨到付款)都會有一點擔憂。事實上Shopee的七個市場并不是每一個市場都喜歡用COD。主要用COD的是三個市場:臺灣、菲律賓和越南。印尼 COD的訂單量不是很大。
并且,這三個市場的不取率其實是非常低的:臺灣最低,不到3%;另外兩個相對較高,大概5-7%。
(來源:Shopee東南亞與臺灣電商平臺)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461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從中國往印尼寄東西選擇哪家快遞公司國內寄越南快遞多少錢中國可以寄東西到泰國嗎老撾貨運物流從中國寄快遞到越南怎么寄多少錢菲律賓海外倉跨境電商開個海外倉要幾多錢ems國際快遞物流寄錢去越南怎么寄泰國跨境電商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