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費上漲,帶來的不只是物流渠道的大地震,對跨境電商賣家的運營模式也是一種顛覆。
盡管,中郵日前宣布美國路向附加費下調15-20元/千克,但賣家再也回不去那個“1+1”的時代了。
支撐1+1 模式的前提是運費控制在1美金以內,但現在無論是中郵系的產品也好,或是其他任何物流渠道,都不可能再有中美線路能夠控制在1美金以內了,能夠控制在3美金的賣家都是少之又少。從跨境電商賣家結構來看,占數量最多的中小賣家,大多以輕小產品直發小包為主,這類產品在海外市場打的就是低價策略,而物流價格的上漲,勢必打破這樣的格局。
價格優勢不再,中國賣家如何對標海外賣家?走低價輕小包路線的賣家是會出局?還是快速轉型?
低價、輕小件貨賣家是出局還是轉型?
運去哪跨境電商部高級經理Will表示,跨境賣家永遠都是趨利避害的選擇,物流費用的上漲對于中小型賣家來說,是在其原本就不豐厚的利潤中再增加額外的物流支出,賣家的資金壓力會增加不少。所以客單價較高的貨物優勢就會有所體現,畢竟高貨值所帶來的利潤相對也是較高的,相應賣家對于物流價格的接受度也會高一些。所以在此情況之下,賣家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首先肯定會在物流產品的選擇上做更多的調整:比如說原本走郵政小包渠道的賣家,可能采用海外倉一件代發的備貨模式,或者是頭程轉海運等;或是,相當一部分賣家會在產品的開發層面,做出較大的變動,比如說放棄一些低價的輕小件的SKU的產品,或者是更注重對于高客單價產品的開發,以求提升產品利潤;甚至是,在目標市場的布局側重上,會均衡配置。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們倡導“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思維,但是對于大多數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整體將目標市場轉移到歐洲或者其他市場,確實存在一定難度、或是無法割舍的。要知道在整個歐美跨境電商市場中,美國市場的跨境電商份額相當于整個歐洲各國加起來的總和,更不要提東南亞、中東、南美這些新興市場——即便其發展潛力很大,但是當前其購買力還是遠遠遜于歐洲和美國,所以即便美國市場困難重重,但更多的賣家還是會去根據市場的變化,主動的去調整自己的運營,去適應美國市場而非放棄。
2020年旺季,賣家要如何應對?
其實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往年的7月份旺季的備貨基本都已經飄在海上了,即便是今年Prime Day的開啟時間推遲,但當前,對于Prime Day甚至于接下來旺季爆款主推產品的測品也已基本完成,若在短時間內進行較大的產品策略調整,對于賣家來說可能并不現實。所以賣家更多要做的可能是在產品的貨量,以及物流渠道的選擇和搭配上做更多的調整。
“2020年是個見證歷史的年份,從現在的情況預判,接下來的一兩個月跨境物流的問題基本不會得到緩解,賣家更多的要做的是基于自己現在的運營模式,去做一些的產品的調整,首先要在整個供應鏈前段,多用心,包括產品的選擇,以及供應鏈的選擇,貨比三家,來保持利潤率;如果賣家有充分的資金作為基礎支持,建議賣家可以單次增加發貨的數量,因為貨量也是決定物流價格的一個較大的因素,貨量越大,平攤的物流成本月小,當然資金壓力也會更大。”Will講道。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陳妙連以自己的接觸的客戶為例講道,即便現在大環境如此,但其實賺錢的賣家還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有實力、有經驗的大賣家,該怎么賺錢還怎么賺錢,該怎么出單還是怎么出單。所以建議中小賣家的或者是小微型的賣家,不要因為市場的一些變化,而在運營策略上變動畏首畏的。該投廣告還是要接著投,該上的鏈接也要正常上。
除了上述建議外,賣家還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點
1、關注貿易國、平臺以及物流市場的政策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2、選擇靠譜、穩定的物流服務商,在價格和穩定、安全選擇方面做平衡;
3、關注目標的海外倉倉庫,是否能收貨?倉庫上架時效?倉庫出庫是否可以派送?派送時效是多少?
4、關注FBA的收貨時效,關注物流的追蹤信息;
5、寒冬未過,現金為王。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跨境物流東南亞貨運代理去泰國到加納物流從廣東寄快遞到馬來西亞多少錢海運發意大利專線物流 馬來西亞廣州到越南貨運物流跨境電商平臺是哪些韻達跨境物流富隆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