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華爾街科技眼
作者丨侯煜
編輯丨羅卿
電商業務被急于商業化的TikTok視為一根救命稻草。雖然5年內創造3萬億GMV的豪言壯語幾乎已經沒有實現的可能,但著眼于東南亞的TikTok電商,在近幾年也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印尼政府最近一項新政策的出臺,TikTok電商業務在該國的發展被按下暫停鍵,在整個個東南亞的發展前景也被蒙上陰影。
而拼多多的電商出海業務Temu,發展可謂勢如破竹。可隨著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猛增,以及反全球化浪潮的抬頭,Temu的高歌猛進能持續多久也讓人擔憂。
1印尼新政重創Tik Tok電商據媒體報道,為保護當地實體和線上零售商,印尼政府于10月初頒布《2023年第31號貿易部長條例》,禁止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商品的銷售和交易活動,同時為本國電商平臺銷售的海外購商品設下100美元的最低價格門檻。雖然該條例不只是針對TikTok,但正打算在印尼大干一場的的TikTok無疑是最受傷的平臺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近年來電商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印尼央行預測,從2018年到2024年,該國電商產業的銷售額預計將增長超過6倍,達到689萬億印尼盾(約合440億美元)。
TikTok自然也看到了印尼在電商業務上巨大的發展潛力。旗下TikTok Shop于2021年在印尼上線,一年后GMV便達到25億美元,占整個東南亞市場60%的份額。在今年6月舉辦的TikTok東南亞影響力論壇上,TikTok總裁周受資宣布未來幾年內將向東南亞投資數十億美元,深度布局該地區的電商業務。
雖然有數百萬的國民靠TikTok Shop吃飯,但印尼政府對于跨境賣家搶占本國實體/線上市場的行為頗為不滿。大量來自低價供應鏈的廉價商品迅速占領本國市場,不僅讓本地企業和商戶陷入被動,對制造業也是不小的沖擊。
以紡織業為例,印尼政府十分重視本國服裝和紡織產業的發展。在今年6月份啟動的《2025—2045年國家長期發展規劃(RPJPN)》當中,印尼政府將制造業視為拉動GDP增長的重要行業,同時將紡織品和服裝、汽車、電子列為重點支持行業。
第31號條例發布后,官方也曾經提及社交電商對當地服裝批發市場所造成的沖擊。而服裝恰好就是TikTok Shop在印尼的熱銷品類,可謂槍打出頭鳥。
2Temu業績創新高和TikTok電商業務遇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Temu的春風得意。
數據顯示,Temu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0億美元,9月份的單日GMV甚至高達8000萬美元。換句話說,Temu只花一個月就創造了和上半年六個月相當的銷售額。
而隨著美國黑五+圣誕節的購物季來臨,Temu今年定下的150億美元GMV預計能超額完成。
美國一直是Temu的主戰場。為發展該國市場,財大氣粗的拼多多一直在社交平臺和應用商店進行廣告投放,甚至豪擲千萬美元在超級碗上播放洗腦廣告。與此同時,“砍一刀”、拉新領現金、玩游戲得優惠等各種拼多多的傳統藝能也幫助Temu快速收獲新用戶。在過去一年里,Temu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有超過9%的美國人在Temu上購物。

在美國站穩腳跟的同時,Temu擴張的步伐也并未停止。今年9月,Temu在10個國家陸續上線,這也是他們成立以來單月擴張速度的新紀錄。
成立8年的拼多多,如今已經將Temu當作投入力度最大的新業務來運營。有多位分析師指出,拼多多明顯在減少國內營銷的投入,將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拼多多管理層已經做好了虧損3年的準備。
截至今年8月,Temu直接招募的員工約有2000名。除此之外,拼多多總部超過1/3的產研員工也在為Temu提供技術支持。拼多多上一次如此大費周章地支持新業務,還是3年前的多多買菜。
3Tik Tok的今天會是Temu的明天嗎?
貿易保護和反全球化無疑是當下的時代主題。隨著全球地緣政治的不斷惡化和大國博弈的日益升級,各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層出不窮。
東南亞被不少出海企業視作風水寶地,可前有小米、華為、vivo、oppo在印度被罰錢扣錢,現有TikTok Shop在印尼被叫停、在其他多個東南亞國家被調查,誰又能保證將東南亞作為下一個重點發力地區的Temu不會受到“制裁”呢?
TikTok Shop的“掠奪性定價”讓印尼政府頗為惱火,因為這威脅到了當地企業。而Temu的核心發展模式,同樣是與拼多多一脈相承的低價。
Temu的競價機制鼓勵商家相互競爭,價低者獲得更高曝光度和流量,價高者會被限制備貨和上新。此舉看似保證了消費者可以買到最低價的商品,但平臺商家對此頗有微詞。況且由此引發的惡性競爭、以次充好也令人擔憂。

拼多多至今都還沒有甩掉商品質量低劣的惡名,Temu在海外的名聲也難說完美。消費者一開始或許會被各種優惠和低價商品吸引,但收到商品后的期望落差也讓他們屢屢在社交媒體吐槽。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已經發展出了高度成熟的供應鏈產業。但受貿易摩擦和疫情沖擊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國制造業的優勢正在逐步弱化,競爭力日漸減弱。
Temu在海外所取得的高速發展當然離不開我國的供應鏈,可除了銷路多了之外,瘋狂擴張的Temu又給后者帶來了什么呢?二十多年來的低價模式至今未變,只不過市場從國內轉移到了海外,而且由于成本的上升,制造商到手的錢甚至可能比之前更少了。
Temu或許把更多來自中國的商品賣到了全球,可“Made in China”依舊不是高品質的代名詞。
來源:跨境電商物流百曉生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山東寄馬來西亞快遞物流深圳至越南國內快遞到越南國內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寄快遞到東南亞需要多少運費出口類跨境電商平臺青島到泰國貨運跨境電商一件代發平臺流程toll國際快遞什么快遞可以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