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跨境電商市場環境里,產品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產品為王已成為跨境電商營銷的額一個重要點。那么,作為lazada賣家,有哪些選品技巧是要get的呢
一、東南亞市場需求情況
Lazada主打市場為東南亞,那在選品之前就要對市場有深刻的了解了。從消費能力來看,東南亞市場的人口,移動用戶,人均GDP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東南亞市場的消費能力雖然還比較低,大容量大啊,所以還是不容小覷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電商消費的主力是年輕人,東南亞國家的印尼30歲以下的人口數超過60%,這部分群體對上網購物的認可度非常高,對于新鮮事物的主動性也很強,并重度以來移動設備來獲取咨詢、進行購物,渴望高效的解決方案。這類群體平均每天在移動端上花費近4小時,美國年輕群體只有2小時,德國和日本1小時,泰國5小時。
東南亞市場因為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網民的消費水平也比較低,當然新加坡除外。所以上傳產品時最好選擇廉價實惠,客單價偏低的產品。
從東南亞市場熱門品類來看,年輕群體都愛沖動消費,所以像快消品類目如3C產品,服裝,配飾,好玩有趣的小東西會比較受歡迎。已經成年的00后,消費水平較低,偏愛客單價低的產品,迷戀網紅經濟,所以日韓明星火熱產品,海外版抖音熱門產品都會是lazada賣家的選品參考。
各國熱門大類目如下:
PH,3c電子,家居用品,女裝,母嬰,美妝保健;
SG,3C電子、女裝、家居用品,母嬰用品,美妝保健;
MY,3C電子,女裝,母嬰用品,家居用品,美妝保健;
ID,母嬰用品,3C電子,美妝保健,時尚飾品,女裝;
TH,3c電子,母嬰用品,女裝,家居用品,美妝保健;
VN,3c電子,母嬰用品,家居用品,女裝,時尚用品。
產品上傳禁忌:
make up類,如唇彩,眼線,腮紅,粉底,指甲油;
motors安全產品如安全頭盔;
watches sunglasses如太陽鏡,這些產品大家就不要考慮了,因為壓根上傳不上去。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是東南亞活躍度與粘性最高的社交網絡,Facebook在東南亞擁有2.5億的用戶,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messenger幾乎是當地人重要的信息來源。

二、lazada選品思路
在選品之前,先搞清楚自己要賣的品類,對品類的選擇,建議大家優先選擇自己熟悉,或者周邊貨源,平臺熱賣,谷歌趨勢選品推薦,節假日、季節性需求產品。品類選擇也要從總站點和分站點特色去選擇。季節性選品最好要提前2至3個月。
明確品類后,在做初選品時,要對各個平臺中的增量產品,也就是銷量高,評價低,比如最近一個月內上傳的,銷量在100件以上的產品有所了解。
各個平臺的熱賣產品,賣家可以在lazada做競品調研,看下到底有多少家在售同類產品,月銷能達到100以上的又有多少。對于其它平臺的熱賣產品是否有本土化改造的空間,跟供應商商談好,比如加上一些宗教、節日等元素進去。
熱賣元素錯位嫁接到其他品類。如典型的King&queen
谷歌關鍵詞工具,比如看熱搜長尾詞下的產品,從中找到熱賣產品尋找屬于自己的商機。
賣家可將自己的產品和類目嵌套進對市場分析,產品風險分析,產品綜合分析,推廣難度分析等模塊,綜合分析自己產品的SWOT,也就是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各個公司要根據自己的額優勢分配各板塊的權重。注意大項目的權重分配,大項目的刪減,小項目的變通。
在選品時,要設置否決項,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