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晚,羅永浩在淘寶直播交個朋友直播間賣起了云計算,背景板打出四款阿里云產品——云服務器ECS經濟型e實例、云服務器ECS通用算力行u1實例、對象存儲OSS、阿里云盤企業版CDE,“折扣很大不賺錢,只為和大家交個朋友。”羅永浩吆喝,“你要是原本只想買個爆米花、衛生紙什么的,今天你真是趕上了。”
隨后阿里云表示,本次直播吸引超過230萬人觀看,上千家企業現場下單。這是阿里云繼“全民舞王”和“2.29大降價”后,又一記大招。
2024年的阿里云顯得更有進攻性,在“AI驅動,公有云優先”戰略下,市場份額成為公有云事業部的核心指標。
IDC中國助理研究總監劉麗輝告訴億邦動力,在經濟增長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公有云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是大概率事件,不僅表現在新客戶拓展上,也會表現在存量客戶的運營和爭奪上,前者主要在政企行業,后者在互聯網行業會更明顯。
繼阿里云降價之后,3月28日,京東云喊出“將全網比價進行到底”的口號,設立“10億比價金”,對標特定云廠商,在最低實際成交單價基礎上再低10%,買貴就賠。騰訊云和華為云則相繼推出“采購季”,參與新一輪價格戰。
當下,一線城市的互聯網企業已完成上云,二三線城市、非互聯網行業成為新增量。深度用云和下沉市場也成為云廠商掛在嘴邊的關鍵詞。
在這一過程中,“生態”成為云廠商提高覆蓋速度、平衡規模與利潤的必經之路,幫助ISV升級產品力、幫助渠道商轉型服務商,開始具有左右戰局的力量。


2024年,云廠商除了發起價格戰,也亮出了各自在生態建設上的成績單。
阿里云介紹,2023年,阿里云與遍布中國133個地級市的12000家伙伴一起,服務了超50萬家客戶;在收益方面,230余家分銷伙伴從阿里云獲得的傭金收益翻番,伙伴專屬市場帶來的業績增長超40%;65家伙伴面向政務、金融、能源、制造、交通等行業推出100余個聯合解決方案;2000家服務伙伴已聯合成功交付數萬個政企項目。
騰訊云數據顯示,2023年騰訊云合作伙伴數量已經突破11000家,年收入過百萬合作伙伴數量增長200%,合作伙伴覆蓋企業客戶數量增長80%;被集成收入增長 200%,強勢自研產品如騰訊會議的代理收入,增長700%。
深耕to B多年的華為,云生態體量更大。截至2023年12月底,華為云生態匯聚全球超過600萬開發者和4.5萬家合作伙伴;同時華為云推出的B2B企業應用一站購平臺“云商店”,已有7000多家伙伴入駐,上架了10000多款商品,覆蓋了10多個行業,服務全球超50萬客戶。華為云云生態解決方案部部長肖苡表示,華為云的生態體系正走向更加精細化的發展新階段。
在云計算分工中,云廠商提供基礎設施(IaaS+PaaS),分銷、集成、產品、服務、咨詢等類型的合作伙伴具有客戶積累、實施經驗,幫助云廠商完成產品銷售與客戶服務。可以說,合作伙伴的能力和數量,決定了云計算業務的服務深度和廣度。
隨著云計算的行業共識從規模轉向利潤,云廠商也在過去兩年淡出總集成商角色,更多聚焦于產品和技術研發,合作伙伴則加快了自身角色的轉換,向前一步成為“賣云”主力軍。
為了扶持生態,阿里云近兩年策略堪稱激進。2022年,阿里云第一次舉辦獨立的合作伙伴峰會,2023年則把各級別分銷伙伴的傭金率提升至歷年最高。
阿里云表示,“我們下定決心把腰部客戶的分銷市場放給分銷伙伴,由伙伴來主導跟進,并將屬于伙伴的市場規模擴大5倍。”
2023年,阿里云將客戶分為ABCDEF六大類型,明確其中的腰部客戶為合作伙伴專屬市場:

大部分頭部、肩部客戶由阿里云客戶經理來跟,長尾由電銷去做,腰部客戶由代理商跟進。這一市場的規模將從20億擴大到100億。
成立于2018年的凌云創想,每一到兩周都會同阿里云一起召開產品、技術、銷售培訓;而且,只要技術團隊有需要,培訓可隨時發起。創始人王鋒表示:“經過三年的磨合,我們跟阿里云就像一個團隊。”
過去一年,凌云創想的年度銷售額完成從1000萬到1.5億的飛躍,成為阿里云歷史上第一個一年內從領先級升至旗艦級的合作伙伴。

騰訊云在生態扶持上也不遺余力。
騰訊云高級副總裁李強介紹,2023年騰訊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156場培訓,為1萬多名合作伙伴員工提供銷售、運維、交付、產品等支持。有500多個合作伙伴,4500名員工獲得了交付、運維等等方面的認證。
在線索支持上,2023年,騰訊云舉辦了315場活動,邀請了410個合作伙伴參與其中,貢獻了5萬多條的商機。除提供線索外,2023年騰訊云增派了30%人手,包括渠道經理、交付架構師等,貼身支持合作伙伴在下沉市場的開拓。
扶持效果明顯。扎根湖南地區的藍鷹信息是騰訊云的戰略核心合作伙伴,2023年,藍鷹信息抓住短劇賽道的新商機,向短劇賽道擴張的客戶,帶來大量云消耗的增長。僅2023年,藍鷹信息新關聯客戶超過7千個,同比增長25%。從2019年到現在,藍鷹信息收入規模翻了167倍。
長期服務B端用戶的華為云也積累了一套完整的生態策略。
華為云設定了六種伙伴角色,分別是:數字化轉型咨詢與系統集成、軟件、服務、硬件設備、學習與賦能、總經銷商。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業務方向、能力水平,選擇一種或者多種角色進入生態體系。每一類角色都有相應的發展路徑。

華為云還會釋放大量商機。比如,2022年華為云宣布開放三類市場機會,幫助服務合作伙伴獲得業務增長,包括NA(超大型)項目、中資出海項目、華為內部項目。華為云把30%的NA項目開放給服務合作伙伴,未來這一比例將會提升至60%。
偉仕佳杰代理華為云業務三年,從原先代理銷售伙伴單一角色,升級至具備上云咨詢與遷移、架構設計、技術開發、代管運維、培訓賦能等一系列專業化服務能力的合作伙伴。偉仕佳杰華為云技術總監楊昌表示:“華為云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包括關于架構、遷移等技術培訓,幫我們把技術能力做了一個提升。”
2022年,偉仕佳杰晉升為首批“華為云云轉型服務提供商”(CTSP),進入專業服務核心生態圈。

一個典型的云產品銷售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這一過程銷售鏈路長,專業服務多,實施要求高。“直銷大部分時候是虧錢的,需要靠大量生態伙伴近距離服務用戶。”李家華表示,他在四川成都經營一家10人左右的代理團隊,是該地區的二級代理商,此前從事IT代理,近兩年加入了云計算代理的行列。
在他看來,云計算的價格戰只是水面上的浪花,水面下是各個區域內廠商+代理聯手發起的肉搏戰。
比如華為云針對阿里云的返傭點,設置更高的分銷傭金——據他介紹,此前,阿里云的返傭點在20%-30%之間,華為云則直接設到25%-40%,“很多一級代理的返傭比例很高。”

在爭奪客戶的過程中,代理商有時候會將廠商的返傭部分補貼客戶。比如,云廠商給到代理商25%的傭金,代理會在0-25%的區間再給客戶一個折扣。“有的代理商為了搶客戶,可以將廠商給的返傭點全部給到客戶,寧愿自己不賺錢,只為了后面續費。”他表示。
“在我們西南,我們聊天都很直接,客戶關心的就是成本,你直接告訴他,你能幫他降低多少IT成本,或者幫他新連接多少消費者,又或者提升哪些溝通效率,他們基本是愿意花錢的,而且決策也會比較快。我們這里沒那么多彎彎繞繞。”李家華說,他注意到,今年客戶需求更加理性,預算更少,對效果和價值的要求更高。
除了在競價時卷生卷死,李家華也在主動求變。“我們想提升服務,從Hunter變成Farmer。以前相當于打獵,拿到一個算一個,現在相當于種地,把客戶維護好讓他每年續費。”
此前他們的做法是招幾十個銷售每天打近百個電話,現在,李家華調整內部結構,招聘輕咨詢、低代碼開發員工,配合此前的有實施經驗的團隊。“我們現在不僅是代理商,而且在轉型服務商。”他認為。
這與云廠商的生態策略不謀而合。“能找到客戶痛點,跟本地伙伴相結合,市場還是客觀存在的。”騰訊云高級副總裁李強指出。
2023年騰訊云做過一個統計,騰訊云代理的收入超過 80% 是來自于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四川、福建六省。六省之外,還有 24 座萬億GDP的城市,300多個地級市,700多個產業集群未被開墾。
“非互聯網企業的上云率僅29%,遠低于互聯網行業的69%。很多客戶仍然把云當作外部服務器來用,而忽視云上SaaS、數據庫、AI 、音視頻等多種服務,我們想要推動各行各業開始使用云計算的全棧技術能力。”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認為。
數據顯示,未來五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復合增長率為26.9%,其中PaaS、SaaS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IaaS,客戶深度用云的需求和增長正在加速。

盡管云廠商開始在生態培育上不斷加碼,但中國云計算生態還處于發展早期,合作伙伴還處于能力模型的提升階段。
從數據可以看出,各大云廠商的合作伙伴在12000家左右,通過合作伙伴帶來的收入不超過30%。而微軟云的合作伙伴在30萬家左右,95%的收入由合作伙伴帶來。微軟云每賺1美元,合作伙伴就能賺9.58美元。AWS與之相似,AWS每賺1美元,合作伙伴可以賺6.4美元。
合作伙伴對云廠商的基本訴求是讓利,但除了讓利,云廠商更要幫合作伙伴從簡單的云轉售、分銷轉變為具備銷售、服務、咨詢、集成等復合能力的服務商。

生態的培育過程緩慢,云廠商是規則制定者和利益分配者,不僅要滿足不同角色的利益訴求,也要平衡自身利益與生態繁榮。
- 分銷伙伴的訴求是提高區域覆蓋率和實現業務轉型,要從渠道商轉為服務商。
- 集成伙伴的訴求是提高銷售額,共享商機與資金支撐,獲得相應的權益。
- ISV伙伴包括解決方案ISV和產品ISV,他們的共同訴求是加速產品迭代,覆蓋更多客戶。一個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的成熟時間在3-5年,必須通過一個又一個標桿項目沉淀行業經驗,將經驗變成模塊化的解決方案,前期成本高、時間長,需要云廠商通過專屬團隊、傭金激勵、線上流量、聯合銷售等支持。
“價格戰把客戶都吸引到官網上去,中長尾客戶回流到原廠官網采購的可能性也越大,拓客難度估計會進一步增加。”有分銷商表示。中小企業是電銷/網銷和分銷的共同客戶,大降價主要在官網進行,吸引客戶來官網下單,官網銷售、電話銷售團隊將直接在業績上受益,分銷商壓力大增。
生態伙伴利益與云廠商的生態政策息息相關。
“我們對云廠商的主要訴求是有培育生態的決心,同時政策長期穩定。”該分銷商表示。
“希望得到更多綜合解決方案的支持,也需要廠商賦能。”這是李家華在轉型過程中的訴求。“另外,大廠渠道政策變來變去,結算價格漲兩成,我們的預期凈利潤就能縮水一半。”
過去兩年,阿里云銷售團隊從18個行業、16個區域,調整為7個大區,再調整為以公有云事業部、混合云事業部、基礎設施事業部為主的三大部門。關于組織架構、人崗匹配、客戶梳理、績效考核的變動,分銷商在等待今年4月的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
騰訊云2024年的目標是盈虧平衡,騰訊云表示將保持基礎政策穩定連貫,同時進一步擴大合作伙伴可拓展客戶數量,讓更多合作伙伴成長獲益。在區域下沉市場,將加大人力和資源投入,對于深耕區域下沉市場的合作伙伴給予專項支持。
華為云則希望有更多合作伙伴收入上規模,成為生態標桿。用華為云生態解決方案部部長肖苡的話說:“華為云作為數字化的‘黑土地’,怎么樣才能讓這些‘玉米’和‘大豆’生長的更加旺盛,這個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原標題:全網比價,直播賣云,云計算還能怎么卷?
來源:tk0123小助手奧豆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哪個快遞可以寄到馬來西亞空運走越南空運發柬埔寨拉薩到尼泊爾貨物運輸泰國海運運費擁有海外倉的跨境電商昆明永越物流分銷海外一件代發從中國運貨物到越南發現國際海外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