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場有望在寒冬過后迎來一個不算太遲的春天。
1
美國去庫存還要多久?
據中金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社會總庫存規模遠超疫情前水平,可喜的是,總庫存同比增速于2022年6月后見頂回落,庫銷比近幾個月基本維持在1.3附近(2019年平均水平為1.42),說明銷售需求仍維持韌性,暫未導致庫銷比明顯走高。
此外,零售商庫存規模雖然也高于疫情前,但庫銷比維持在1.15,與疫情前1.18基本持平,并且庫存規模和庫銷比從2022年9月開始回落。批發商庫存則明顯高于趨勢線,且仍在抬升,表明渠道庫存依然承受較大壓力。
零售商庫存規模已開始回落,或于2023年初回歸常態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整體去庫存或在2023年三季度末(10月附近)回歸常態。零售商由于庫存規模不高,可能在2023年初最先回歸正常水平,生產商去庫存大概在明年四季度,批發商由于庫存累計最多,完成去庫存可能要到2024年底。
從歷史經驗看,1994年以來,美國共經歷了9輪完整庫存周期,一個完整周期平均持續37個月,主動去庫存平均13個月。本輪主動去庫存從2022年三季度開啟,參照歷史經驗,將持續到2023年三季度左右。
主動去庫存即是需求回落的結果,也會進一步抑制企業利潤率從而加大增長壓力。而此輪周期的特殊性在于供需錯位更加明顯,庫存積累較多,但短期消費韌性依然強勁,后續衰退壓力是否會帶來更大的需求回落也都會影響去庫存的速度。
總體來看,目前庫存壓力主要集中在渠道,庫銷比與疫情前基本持平,銷售需求暫時維持韌性。零售商庫存2022年9月開始回落,有望于2023年初最先完成去庫存。2當前美國增長已呈現明顯的下行態勢,各項指標顯示衰退壓力將出現在2023年上半年。
在這一背景下,部分電商及零售企業通過延長促銷季以應對去庫存壓力,包括亞馬遜、沃爾瑪在內的零售巨頭,都將2022假日購物季的開始時間提前到了10月份,并且折扣力度較往年更大。據Adobe數字價格指數顯示,11月零售價格環比下降3.2%,電子產品等類別降價幅度更加明顯。
值得欣慰的是,電子商務不斷獲得份額。Mastercard數據顯示,本輪假日購物季,在線銷售額在零售總額中的占比為21.6%,高于2021年的20.9% 和2020年的 20.6%。
最終結果如何呢?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22年10月和11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7.2%;Mastercard Spending Pulse數據顯示,從2022年11月1日到平安夜,美國零售額(不包括汽車)同比增長7.6%,這一數字沒有經過調整,表明支出略高于通脹。
雖然沒有帶來驚人的效果,并且與2021年最后兩個月15.4%的同比增幅相去甚遠,但仍明顯高于2019年3.9%的銷售額增幅。并且,銷售額較為合理的增幅,疊加零售價格的明顯下降,再加上在線銷售份額的提升,想必此次大促對零售商尤其是電商清理庫存依然起到了積極作用。
目前,美國消費者依然飽受通貨膨脹的傷害。據The New Consumer and Coefficient Capital數據,將近一半 (47%) 的美國成年人表示,通貨膨脹是美國目前最重要的問題,遠遠超過槍支暴力、氣候變化和COVID-19。
介于通脹高企,消費者正變得更加理性和節儉。Costco 首席執行官Craig Jelinek表示,珠寶和高端電視等昂貴商品的銷售放緩。與此同時,餐廳支出同比增長15.1%,而服裝銷售額僅增長4.4%,電子產品銷售額則下降了5.3%。
同時,經濟不確定性也促使消費者轉向其他支付方式。據Adobe數據,在網購促銷周,通過先買后付(BNPL)服務下的訂單量增長了85%,先買后付(BNPL)收入與前一周相比增長了88%。
好消息是,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通脹自6月觸及40年高點以后開始有所緩解。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2022年12月至1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了4.0%。
天并沒有塌下來。
但鑒于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正在縮減支出,預計2023年美國零售額增長將僅為2.9%,較2022年的8.7%大幅放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交電商的火熱蔓延。
社交商務零售銷售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據The New Consumer 和 Coefficient Capital 的“2023年消費趨勢”報告,大約2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是因為TikTok視頻而購買了產品。eMarketer數據顯示,27.3%的美國TikTok用戶使用該平臺購買過東西,預計到2026年,該數字將達到39.9%。
TikTok將娛樂和購物同步化,為用戶提供了90年代逛商場一樣的神奇體驗,并正以極快的速度把用戶轉變為購物者。盡管通貨膨脹依然處于高位,但電子商務將繼續在TikTok等社交平臺上流行起來。
3
運價將繼續下滑嗎?
依據慣例,隨著農歷新年的來臨,亞洲生產放緩,航運公司通常采用停航策略以使供應與需求保持一致。2020年,由于Covid爆發,農歷新年帶來的生產放緩狀態被迫延長,而在2021年和2022年,航運公司都保持著較高的運力以滿足較高的需求水平。
目前,鑒于需求增長停滯,運費仍在下降,航運公司在2023年春節期間應該削減額外運力以試圖遏制不斷下滑的運費,這顯然更符合常理。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將2023年與2019年以及2015-2019年的平均運力增長進行比較,可以看到,運力在顯著增加。其中,亞洲-北美西海岸運力增長35%-38%,亞洲-北美東海岸運力增長57%-59%,亞洲-北歐運力增長28%-42%,亞洲-地中海運力是唯一接近疫情前水平的貿易通道。
數據來源:sea-intelligence.com
過去兩年行業井噴,船司大肆采購新船,未來兩年將迎來集中交付潮。BIMCO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新船交付量預計240萬標準箱,2024年將增加到280萬標準箱。預計2022年全球船隊總增長率為3.5%,2023年為7.8%,2024年為8.3%。
需求復蘇尚未明了,運力卻不可避免地陷入冗余。航運公司坐擁大量現金,在2022年三季度高利潤的進一步加持下,一場價格戰或許難以避免。
隨著高運價的一去不回,物流供應鏈的可靠性和可預見性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強,消費端的不確定性卻暫時難以消除。但可以預見的是,零售端有望優先完成去庫存,步入良性通道。而隨著通脹趨緩、消費者信心逐漸反彈、線上零售新業態的興起,美國電商市場有望在寒冬過后迎來一個不算太遲的春天,而這又將進一步帶動零售去庫存周期的提前。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波蘭國際海運海南專線物流物流到馬來西亞石家莊泰置物流比較好的海外倉公司吉隆坡海運費越南的快遞克孜勒蘇物流國內有那些跨境電商平臺什么物流有到泰國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