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商媒體PYMNTS針對美國的在線市場現狀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研究表明,當前美國普通消費者每天至少進行2次在線交易。
在這些網購消費者中,17%的人在網上購買零售產品,17%的人則網購食品或雜貨,其中超過20%的消費者通過金融網站或電商平臺進行交易。
此外,5月份消費者網購頻率最高的是最容易購買和最便利送貨取貨的產品,若時效性稍長,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可能會放棄,轉而會購買同類型但價格稍高的產品進行替代。
在日均2次的網購記錄中,有7.7%的消費者在Amazon、Walmart、Wayfair、Etsy或Overstock.com等線上平臺購買商品進行送貨上門。與此同時,有6.9%的消費者則更傾向從Walmart、Target或Costco等線下商店購買。
該研究還指出,8.6%的美國消費者(約2200萬人)每天網購可在路邊或店內取貨的商品,因為這樣就無需支付運費且能夠在購買當天就拿到商品。

當前這種購買模式日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數據預估6月份美國也約有4300萬消費者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此種模式的網購,約占美國人口的13%。
比起網購可在路邊或店內取貨的產品,還有7%的消費者每天網購當日送達的雜貨。
以年齡為群體劃分,千禧一代最有可能在網購時選擇路邊取貨(62%)、店內取貨(59%)或當日送貨上門(55%)。
根據調查,現在最有可能每天網購的人有兩類:一是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消費者(9.8%),一是靠薪水過活且難以支付賬單的人(12.9%)。此外,30%的千禧一代有每天網購的習慣。
總體而言,64.4%的美國消費者每月至少網購一次,其中53.2%的人在網購時選擇送貨上門,34%的人則偏向店內或路邊取貨和當日送達,千禧一代占美國當日購物者的54%。

以消費內容進行對比,5月份使用智能家居設備的消費者比例增加到32%,表明當前在美國有8300萬消費者使用智能設備,其中有26%使用智能語音設備進行網購。
7月12日是2022 亞馬遜Prime Day,多個站點已經正式開啟這一大促活動,消費者們是否準備好錢包進行“血拼”了呢?
根據社交購物平臺Slickdeals在大促開始前的調查,只有48%的受訪者計劃或已經開始在Prime Day促銷活動前提前購買,31%的受訪者表示如果看到劃算的商品可能會購物。
值此高通脹之際,消費者購買欲望下降實屬正常。電商寒冬何時結束尚未可知,窮則思變,賣家可多關注市場時局變化,多加籌謀。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dpex國際快遞單號快遞是空運嗎谷倉美國海外倉的地址郵寄越南的快遞曼谷的海運沙特海運拼箱國際貨運ddp越南整車物流業務鼎軒國際物流從深圳到越南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