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支裸眼3D大屏酷炫廣告在海外社交媒體刷屏。
這次事件的主角,正是中國品牌科沃斯。據悉,其掃地機器人產品登陸了日本東京、韓國首爾、美國紐約及瑞典斯德哥爾摩全球四大地標城市,瞬間引爆了社交平臺。 這次策劃活動,不僅向全球觀眾大秀了一波視覺盛宴,更完美演繹了科沃斯品牌“先見于未來”的尖端科技。 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掃地機器人的銷售額僅為3.69億美元,到2020年將達到43.94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1190%,年化增長率高達28%。 中國企業在這波技術迭代中,雖然起步較晚,但借助于龐大的市場需求,反而后來者居上,成為全球最大的掃地機器人生產國和消費國,并誕生了兩大明星企業:科沃斯和石頭科技→「境外收入12.55億元,機器人品牌石頭科技如何制勝海外?」 2013年,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銷量只有57萬臺,銷售額只有8.4億元,到2018年銷量達到577萬臺,復合增長率58.45%,年銷售額達到86.6億元,復合增長率58.66%,增速遠超過其他家電品類。 4月22日晚,科沃斯集團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 財報顯示,科沃斯2021年營收突破百億,達130.86億元,同比增長80.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10億元,同比大增213.51%。規模、增速及盈利能力指標極為亮眼。 在科沃斯的官網上,赫然寫著其使命——“讓機器人服務每個人”。 這家1998年成立的公司,是如何從最開始的小小代工廠,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出海歷程上,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市場占有率第一,為何質疑聲不斷?從代工廠,走向千億市值的獨立品牌 科沃斯的發家史,正是一部中國制造企業靠基礎代工換市場,最終走向獨立品牌和國際化的進化史。 1998年,40歲的錢東奇投資100萬元,創辦了科沃斯集團的前身——泰怡凱電器(蘇州)有限公司,從代工吸塵器業務起步。 (1998年3月11日,公司創立,開啟家用機器人領域的探索之路) 起初,這家小公司只能服務一些不知名品牌,后來,憑借精湛的技藝,擴大到為HOOVER、飛利浦、松下、伊萊克斯等知名品牌進行吸塵器的代工、貼牌、以及一系列的訂單式生產加工,在業界聲名鵲起。 2000年,錢東奇注資成立公司現名:科沃斯電器集團,并組建HSR(Home Service Robot)項目小組,專門針對家庭服務機器人做研發。 2006年,科沃斯開始往以技術創新、品牌打造為核心的品牌企業轉型,并推出全球首款掃地機器人“地寶”。 2008年-2012年,科沃斯相繼發布空氣凈化機器人“沁寶”、擦窗機器人“窗寶”、家庭服務機器人“UNIBOT”,逐漸形成一條完整的家庭服務機器人產品線。 2018年5月28日,科沃斯登陸上交所,成為家庭服務機器人第一股。 2021年,在資本市場搶灘 “懶人經濟”、“宅經濟”概念股的熱潮中,科沃斯作為行業龍頭,股價強勢拉升,成為江蘇省首家市值千億級的上市公司。 在創始人錢東奇的帶領下,科沃斯目前共歷經了三次轉型:從傳統吸塵器制造到掃地機器人——從掃地機器人到家用機器人完整產品線——從家用機器人到機器人化、互聯網化、國際化的戰略發展。 毫無疑義,科沃斯的前兩次轉型相當成功,順利登上國內掃地機器人一把手的位置。 在品牌國際化方面,科沃斯機器人先后在德國、美國、日本建立了銷售子公司,逐步開拓西班牙、瑞士、法國、加拿大、捷克、波蘭、德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轉型,既是機遇也有挑戰。第三次轉型之路,從目前來看,任重而道遠。出海之路,從「差異化滿足需求」突圍 當科沃斯進軍海外市場時,市場上已經存在百年歷史的本地品牌,如老牌競爭對手iRobot,消費者對其有著天然的信任和依賴。 因此,科沃斯想要拓展全球版圖,就絕不能僅依靠硬件和營銷手段。 正如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所說,“科技領域比較典型的問題是容易陷入規格參數的比拼中,不再制造更能解決問題或者更有用的產品。” 對于科技領域來說,常見的錯誤就是在產品參數上陷入無意義的內卷。 一切研發的基礎,都應該建立在洞察用戶需求上,并以更高的視角、差異化地解決需求。 在創造新的產品價值時,給那些可能被時代淘汰的舊產品賦予新的產品價值,有時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科沃斯旗下的添可品牌,其推出的智能吸塵器飄萬S1,主打除塵、除毛、除螨、智能檢測地板和地毯上看不見的污垢,在亞馬遜曾綜合評分4.5, 迅速受到了寵物、毛毯等細分市場人群的喜愛。 這樣的表現,與錢東奇的“創新觀”不謀而合,他曾表示,創新本身需要很多最基本扎實的認知,在底層花功夫,是基于對技術的把握和理解。有了技術之后要學會理解市場,理解消費者。 “做產品不是單純地在實驗室里搞研究,而是要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如何能被消費者接受,為消費者而創新。”錢東奇說。 除了差異化滿足用戶需求,在競爭激烈的科技領域,科沃斯還在供應鏈上下功夫,以便打造“護城河”。 科沃斯方面曾表示:“海運情況、原材料變化等因素本身并非企業能夠控制,公司主要通過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等方式抵御相關潛在風險。” 反觀國內另一競爭對手石頭科技,其對供應商依賴性較高——2021年前五大供應商占比高達69.64%。 在生產環節,主要采取委外加工。2021年因委外加工費漲價,還導致了單位成本的增加。 因此,在供應鏈方面的布局,科沃斯更具前瞻性。 科沃斯采用的是研產銷一體化(自產為主,少量外購),供應商相對分散。 關鍵的是,科沃斯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其子公司遍布電機、電池、傳感器、塑膠材料等領域。自建產能,一方面可保障供貨穩定,另一方面也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重營銷輕研發,科沃斯謹防彎道超車 最好的傳播媒介,永遠是產品本身。 對于品牌來說,產品不僅是吸引消費者的最終落點,也是品牌理念的最佳載體。 即使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科沃斯遙遙領先,但“重營銷輕研發”的質疑聲卻不斷。 科沃斯2018年上市之后,錢東奇交班予兒子錢程。而正是從2019年起,科沃斯研發投入占比逐年下降——據公開資料顯示,科沃斯2021年研發費用為5.49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4.20%,而2019~2020年的研發投入占比分別為5.22%、4.67%,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逐年下降) 另外,與研發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巨額的銷售費用。2021年,公司的銷售費用達32.3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24.74%,達到了研發投入的近6倍。 于是,有一種聲音認為,在錢程掌舵之下,科沃斯摒棄了多年以來精心打造的“自力更生”人設,與當下中國科技企業追求掌握核心科技的大趨勢不符。 這不禁讓品牌方舟聯想到前陣子同樣因“營銷”而陷入漩渦的老牌按摩器具品牌倍輕松→(品牌觀察 | 老牌國貨倍輕松,未來出海之路“不輕松”) 有文章指出,倍輕松的產品成本僅300元,售價卻高達1000多元。 業內人士認為,“對一家科技企業而言,技術才是立足之本,持續技術輸出,產品力才能持續升級,商業壁壘才能持續筑高,后入者才能望而卻步,依賴營銷久而久之會給消費者留下‘智商稅’的印象。” 曾幾何時,科沃斯努力對標的品牌,正是以創新起家的戴森。 然而,戴森常年研發投入占比在40%上下,積攢了10000多件專利,反觀科沃斯,其擁有1145件專利,而外觀專利卻高達257件,占比22%。 事實上,科沃斯也不乏創新之舉,但多難以獲得業界的認可。 在CES 2022創新大獎名單中,共有四家中國本土掃地機器人品牌入圍,分別為寶樂的升降激光頭AI 掃地機器人、云鯨的自動洗拖布掃地機、石頭的集塵掃地機器人與TCL的集塵機器人,名單上并無科沃斯的身影。 縱觀炙手可熱的智能清潔賽道,不僅有石頭、云鯨、追覓等創業型公司入局,也有海爾、美的等家電霸主下場,更有小米、華為等互聯網巨頭跨界,憑借在AI、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品牌口碑、資金規模、生態體系等積累優勢,試圖后發先至。 作為老牌選手,科沃斯目前暫時處于領跑位置,但終點卻遠未到來,賽道上仍存在彎道超車的機遇,要想牢牢守住優勢、甚至引領行業趨勢,科沃斯還得拿出真正的看家本領。
作者?芒果冰/品牌方舟聲明:此文章版權歸品牌方舟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中國到馬尼拉 海運ems國際快遞服務電話尼日利亞海運運輸墨西哥海運港口跨境電商海外電商平臺越南海運多少錢進口跨境電商平臺都有哪些到跨境電商物流快遞白酒到泰國主要的海外倉有哪些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杭州總部: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阿里巴巴西溪B區3號樓405
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天安云谷二期6棟西座3104
廣州分公司: 廣州市白云區尖彭路天瑞廣場A826一828室
廈門分公司: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運營中心3號樓1602-1
在線 詢價
喜運達物流客服
公眾號
喜運達物流公眾號
視頻號
喜運達物流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