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跨境電商賣家逃不過的話題-侵權。
各大跨境電商平臺打擊侵權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平臺有仿牌識別系統(tǒng),有定期的一個專題侵權產(chǎn)品打擊和下架,另外還有GBC這些黑律所在平臺上對賣家“薅羊毛”。所以我們一直跟大家說,不要去侵權,但是在另一面,又有一批賣家長期的在各個平臺做侵權商品。
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侵權的正反面。
賣家們在搬磚的過程中非常容易遇到侵權商品,1688上面潛伏著大量的侵權商品,因為跨境電商平臺和國內(nèi)電商平臺對于仿牌的判斷標準有很大的不同,跨境電商平臺判定的標準非常的嚴格,
例如這款手提包,他相對于LV已經(jīng)改了花紋,而且沒有打LV的Logo,在國內(nèi)電商平臺 他是不侵權的:
但是在跨境電商平臺他是侵權的,侵犯了外觀專利,是不能做的。
例如這種兒童玩具磁力片,在國內(nèi)電商平臺是可以賣的,但是在跨境電商平臺他屬于侵權非常嚴重的產(chǎn)品,是完全不能賣的,
因為侵犯了功能和設計專利:
這是第一類的產(chǎn)品logo,產(chǎn)品設計,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功能侵權。
還有第二類的侵權,就是產(chǎn)品圖片侵權,這個類別的重災區(qū)就是在服裝類目,以連衣裙為例,我們隨便搜索跨境電商連衣裙,
這里面有大量的侵權款,侵權的原因就是圖片侵權,這背后的原因就是一個字-懶,這些賣家直接在instagram或者facebook上找的一些網(wǎng)紅的照片,直接上傳到自己的店鋪,圖片里這些裙子他們就“按圖打樣”,憑經(jīng)驗去開款做尺寸。賣家上傳這種商品之后很容易因為這些商品侵權。
另一方面,因為這種“按圖開款”的方式極為不嚴謹,產(chǎn)品有設計缺陷,很多時候退款率高。上面是幾種主流的賣家因為“搬磚”而侵權的原因。那么我們侵權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呢?我們回顧一個商品的侵權過程,讓大家看看侵權背后的風險和賣家損失。
“指尖”這兩個字在2017年很火,5月份,指尖猴子之前的指尖陀螺火遍各大跨境平臺:
就是這個東西,各種在手指上轉(zhuǎn)的小陀螺。后來指尖陀螺被各大平臺強制下架沒有多久,指尖猴子就來了:

當時我就跟大家提示了侵權風險,從指尖猴子身后的玩具大鱷Woowee鄭重提示大家侵權風險:
因為指尖猴子火起來很突然,很多工廠都是看到這個商機之后,然后把圖片掛在1688上,沒有出產(chǎn)品再接單,于是,自然的供不了貨,
給賣家的賬號帶來巨大的風險:
果然,如我文章預測的一樣,供應商陸陸續(xù)續(xù)的在10月底才發(fā)貨。賣家本以為拿到貨之后可以靠它來賺上一筆。10月20日開始,敦煌最先在小規(guī)模提醒下架指尖猴子,我們接到消息之后馬上要大家趕快跑路:

然而,還是有很多賣家心存僥幸,直到最后全部下架被罰。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這中間有兩個風險,在產(chǎn)品還處在爆發(fā)期的階段,因為供應商的原因有供貨風險,影響賣家的賬號安全。
在產(chǎn)品賣爆之后引起品牌方關注之后,GBC這樣的專業(yè)“收割”機構(gòu)就開始入場了。賣家資金被罰,錢全部打水漂。侵權這么可怕,我們避之不及,但是有一群賣家偏偏刀口舔血。這是一個典型的仿牌賣家,


采用在跨境電商平臺店群的方式,開有很多店鋪,每個店鋪的產(chǎn)品數(shù)量都不多,但是每款商品的銷量都非常大,都是一些熱門侵權款,或者是短期飆升的侵權款,因為這類商品是自帶大量流量的,平臺上的有大量的買家在尋找這些“價廉物美”的侵權商品,所以這類商品很容易爆單,當然,風險也很大,被平臺檢測到這個店鋪就掛了,錢也沒了,但是他們這么做,背后其實是有盈利的,而且利潤是不錯的。
這背后的盈利模型就是,在商品被查處之前,在這個周期內(nèi)保證商品的銷量高,有足夠的利潤,所以他們在平臺選擇上就有講究了,一定是回款速度快的平臺,能夠在周期內(nèi)盡快的拿到錢,減少風險。所以他們的SKU數(shù)量就不會多,一定是少量的SKU外加店群的打法。
(來源:訊狗跨境電商天天說 )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22686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yōu)質(zhì)資源

標簽:越南物流公司專線跨境電商平臺鋪貨上海 國際快遞中國往越南物流泰國物流公司日照海運貨運拉各斯海運物流適合空運的貨物白酒寄到馬來西亞東南亞國際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