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公開回應了中歐班列的“空箱”問題。其表示,造成中歐班列空箱運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市場培育期,重慶、成都、鄭州等較早推出班列服務的城市為了提升開行規模、提高樞紐地位而急于攬貨。
此前不久,《中國經營報》刊發《中歐班列擠“泡沫”》一文,質疑地方政府為了增加開行班列的數量,向市場傾注補貼,以至于班列運輸大量空箱。
不過,上述國鐵集團負責人稱,隨著規?;袣W班列市場格局的形成,行業自律意識的強化,以及高質量開行共識的落地,“目前這一現象已成為過去”。
國鐵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去程班列重箱率(指報告期內中歐班列發送箱中重箱所占比率,可反映班列運力利用及貨源充足程度)達94%,回程班列重箱率為71%;2019年上半年,去程班列重箱率達98%,回程班列重箱率為82%。
2011年3月從重慶開出的“渝新歐”,是中國最早的中歐班列。
此后,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逐年激增。據《光明日報》報道,2018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高達6363列,是2011年的374倍,接近2011到2017年運行列數的總和。
線路重復、托運空箱等問題,正是在這一高速增長期產生的。在這條產業鏈上,發放補貼的地方政府、班列運營公司、拉客的貨代公司和承運的鐵路運輸公司,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培育期的空箱
中歐班列的開通,起初源于貨主的剛性需求。
中歐班列填補了航運和海運之間的物流空白,貨物價值較高、要求趕時間的客戶,都愿意走中歐班列,“中歐班列運輸時間比海運時間一般縮短一半以上”。
運營公司是開通班列的中樞。運營公司對接的是貨代公司,貨代公司負責從市場攬貨。運營公司拿到貨后,負責整合報關、商單、發票等貨物資料,委托報關,跟鐵路部門和境外進行對接等任務。班列具體線路也由運營公司向鐵路部門申請。
但隨著線路激增、開行頻次漸密,一些問題產生了,其中就包括去程和回程空箱率較高。某中部城市鐵路局的中層管理人員車馳說,在2015年左右,拉空箱的現象時有發生,最多時,有四分之一的車廂是空的。
商務部在2016年對“鄭歐班列”運營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隨后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國內各地開往歐洲主要區域或同一目的地的班列線路重復,造成往返程空載率居高難下。
一份截至2018年7月的中歐班列開行線路資料顯示,部分相同或相鄰片區內的路線相似度極高,造成同一通道出境的班次增多。例如,重慶、成都、長沙、武漢這些城市線路相對集中,均于同一個口岸出境。
事實上,不僅同一片區,同一城市由于運營班列主體的不同也會出現相似的線路。
班列開行頻次增多也是造成空箱率居高難下的原因。上述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以重慶為例,稱其在2016年就提出“天天班”,要逐漸成為國內部分省市的貨運集散地。但當地貨運量并不能支撐每日都開行的密度,因此導致重箱不足空箱補的問題。
為什么空載也要發車呢?
中歐班列的運營公司大多為資金雄厚的國企,承擔著幫地方政府培育線路的職責。按照要求,中歐班列要裝滿41個40英尺的集裝箱才能發貨,但如果沒裝滿就不發,會影響運營公司的信譽和攬貨能力。所以初期即便沒有滿載,也要堅持發車。
楊帆長期從事國際貨代業務,他亦表示,常態化的鐵路運輸通道才能為中歐班列持續帶來穩定、可靠的貨源,從而逐漸降低空箱率?!叭绻胸洸爬?,沒貨順延,客戶是不會等的?!?/p>
實際上,一些地方政府是知曉空箱運輸情況的。因為在申請補貼時,運營公司要向政府提供鐵路運單、國際運單、報關單等票據。
逐漸擴大的空箱問題仍然引起了國鐵集團的關注。
2018年8月28日,國鐵集團旗下子公司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下稱中鐵多聯)發布了一則通知,提出中歐班列去程(含中亞方向)只接受重箱運輸的委托。此后,又允許各地班列將空箱率控制在10%以內。
為了填滿空箱,一些本不具備生產高附加值產業集群的城市,開通中歐班列后,用班列運輸服裝、小商品、礦石等。
而中歐班列相較于海運的顯著優勢在于“快”,因此,適合用中歐班列來運輸的貨物需具備兩個條件:高附加值、運輸時間短。
貨源跟著補貼走
由于市場有限,為了降低空箱率,地方之間的過招,就是加大補貼力度,拉來更多貨源。地方政府提供的補貼越多,運營公司對貨代公司的報價越低,吸引的貨源也就越多。在發展早期,補貼是培育中歐班列開通運營的主要條件之一。但運行八年后,中歐班列仍然離不開補貼供血。
目前,中歐班列尚未實現盈利,主要原因在于中歐班列的成本較高。
一名經營俄羅斯進口木材生意的內蒙古商人常年通過“車皮”(國際貨運車廂)運送進口木材。得知中歐班列有補貼政策后,他試圖尋找合適的班列公司,卻發現,班列的運費加上自付的中轉費后,與“車皮”運費相差無幾,但“車皮”運載量高于班列。比來比去,他打消了搭乘中歐班列的念頭。
補貼由地方政府自擔,主要分兩種:直接補貼來自地方政府;間接補貼來自當地鐵路公司達到一定運量后給予的運價下浮。
直接補貼發給運營班列的運營公司,間接補貼則體現為運營公司的運輸成本下降。唐昭解釋,這是因為運營公司承擔了中間的損失和成本?!按騻€比方,我一個集裝箱的成本是7000美金,但是我在市場上只能收到3000美金,那么4000美金就靠地方政府來補。”但獲得補貼后,原本虧損的運營公司便盈利了。
各城市的補貼金額并不完全透明
在車馳所在的華中城市,大約三年前,補貼按每個集裝箱0.8美元/公里計算。此后,補貼按每年20%的速度遞減,2019年的補貼價格只有0.8美元/公里的4成。
一位華中地區中歐班列運營公司員工抱怨,2018年起,北方某地通過大力補貼,報價遠低于其他城市,甚至被稱為業內“地板價”,吸引了大量外地貨源,讓行業進入了全面競爭。
車馳也注意到,從長沙和上述北方城市發往德黑蘭的班列,不管是去程還是回程,北方城市的報價比長沙都要便宜1000美金。于是,長沙的許多貨代公司,也將貨物從本地送到北方城市發運?!暗案饩瓦@么大,你那便宜,貨就往你那走?!?/p>
由于補貼給力,中歐班列還從海運等領域搶來了貨源。
據新疆霍爾果斯海關公布的消息,2019年上半年,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達到1489列,同比增長141%;貨運量125萬余噸,同比增長190%。這些中歐班列包含“渝新歐”“鄭新歐”“蓉新歐”“義新歐”“長安號”等16條線路。
從事國際貨代的楊帆舉例說,曾經,發往俄羅斯的貨源會采用海鐵聯運的方式,從上海港海運到營口港再通過鐵路運輸。南京開通中歐班列后,貨源就在南京當地發運。“營口港經常在一些會(議)上說,中歐班列補貼把我們的貨搶走了?!?/p>
但楊帆坦言,中歐班列吸引貨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補貼帶來的低價,“如果沒有補貼,我還會走營口”。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財政部從2018年開始,要求地方政府降低中歐班列補貼標準,2022年起,取消財政補貼。
多位業內受訪者坦言,一旦補貼減少或停止,行業或將迎來地震。
不僅僅是政績
據權威部門透露,截至2019年4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了14691列,鋪行的路線達到68條,聯通了歐洲15個國家的51個城市。
不僅中西部內陸城市,廣州、寧波等東部沿海城市亦加入混戰。國內目前已有62座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
實際上,中歐班列并不適用于所有城市。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表示,適合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必須具備地理位置、大規模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這兩個要素?!拔鞑總€別城市可能具備條件,沿海城市根本沒有必要,沿海城市應充分利用海上絲綢之路。
”然而,一些西部地區城市由于貨源不足,即使開通了班列,也無法常態化運營。秦關就沒想到,青海這類不具備充足貨源供給性的地方,竟然也能夠批準申請“中歐班列”的計劃。
2016年到2019年,青海共發行5趟去程班列,主要用于對接省內企業的運輸需求。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顯示,充足貨源地區應能保證每周2列以上點對點直達班列,并能夠具備回程能力。
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斌指出,地方開通班列后,沒有常態化穩定運營的情況相當普遍?!澳壳?,全國開通的線路有六十余條,真正能夠常態化運營的線路只有十幾條。”
他表示,中歐班列被地方政府和地方運營公司賦予過多非經濟功能。而低價搶客、空箱等問題,都是當前運營模式脫離地方支持將難以為繼所引發的扭曲行為。
秦關認為,除了政績以外,地方政府也有其他考量。如中歐班列項目的落地,不但能給當地帶來人口就業、稅收、經濟拉動作用,還可以成為跟國家要政策的“敲門磚”?!氨热缟暾埍6悈^牌照、進出口的資質等,都有幫助。
如果沒有(中歐班列),整個物流園區的級別或資質,達不到國家的一些標準?!鼻仃P解釋,因此,地方都會積極推動中歐班列開行,通過這條線去招商。
從事供應鏈戰略規劃的周東觀察到,地方政府的熱情主要出于對GDP的追求。例如今年地方經濟如果不太好,就會通過補貼或政策來吸引出口的貨物,“在我這里報關的話,這個GDP就算我當地的”。
(來源:維運網 )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04915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物流西班牙專線羅馬尼亞海運國內海外倉是什么意思北美海外倉有哪些公司到越南國際快遞海運到印度美國海運貨代公司發往菲律賓的物流進口物流海運到泰國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