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大家都經常會遇到客戶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貨物到了你們倉庫尺寸會變大?為什么貨物的箱子會多1-2cm,明明我的貨物都是新箱子……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下國際快遞公司是怎么測量貨物的尺寸?這里以DHL公司為例。

作為交易流程的重要環節,為包裹稱重計費必不可少,DHL操作指南里也有專門的介紹。

什么是體積重量?
體積重量是運輸行業內的一種計算輕泡貨物重量的方法。體積重量是將貨物體積,利用折算公式,就可以獲得的貨物重量。
體積重量計算公式=長cm×寬cm×高cm/5000
國際貨運是按商品的重量和體積重量進行計費的,當包裹的體積重量大于實際重量才會按照體積重量計費。不同快遞公司總的計費重計算方式有些不同,以UPS最特殊。
操作中遇到的規整不規整貨物:


實際操作中體積重有3種量度方式:
①標準包裹量度方式:
包裹為標準紙箱尺寸,則按紙箱長寬高計算體積重。

例:如DHL渠道,包裹長15,寬30,高20,則體積重=(15×30×20)/.8KG,而實際重量為1.2KG,則此包裹按體積重1.8KG計算運費,最終計費重2KG。
②曲面包裹量度方式:
如包裹因貨物擠壓導致箱子平面膨脹變形凸起,則按包裹最長邊計算。

例:如DHL渠道,紙箱實際長15,寬30,高20,因貨物擠壓,封箱后長18,寬33,高22,則體積重=(18×33×22)/.7KG,而實際重量為2KG,則此包裹按體積重2.7KG計算運費,最終計費重3KG。
③不規則包裹量度方式:
因貨物實際大小需要打包成不規則包裹,則包裹按最長邊計算體積重。

例:如DHL渠道,不規則包裹最長長度為15,最長寬40,最長高25,則體積重=(15×40×25)/,而實際重量為2KG,則此包裹按體積重3KG計算運費。
DHL實際操作,仔細中間的激光測量:


包裹檢測時是采用3D鏡頭+算法的解決方案,自動取最鼓處的邊長而得出的體積重,能夠實現毫米級的識別精度。
測量機器使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V-SLAM算法對鏡頭實時定位,提高產品對環境的穩定性,能在倉庫等干擾環境下使用,結合條碼識別技術與稱重傳感器,可以快速識別出條碼并與體積重量數據關聯。
能夠將貨物的體積信息精確到0.5mm的誤差,精度高,同時實現靜態、動態下的體積稱重。
不管是海運還是空運,測量尺寸時不管是紙箱包裝還是不規則的包裝方式都會以最長或者最凸出來的點來測量尺寸,這個跟你實際發貨的尺寸會大一些,因為運輸與裝卸搬運時可能會產生箱子變形,但差距基本上不會太大的,1-2cm屬于正常范疇。
大多貨代的測量工具沒有那么先進,一般是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另因監管要求,大多數貨代公司,都會有一個安檢機器,類似地鐵過安檢,用以檢測液體粉末電池等。首先從職業道德上來說,正規貨代公司的業務,其實全程都看不到貨物,尺寸都是以出貨系統數據為準,生意不是一錘子的買賣,丟失一個客戶比開發一個客戶容易太多。

與客戶合作,誠實守信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其次從操作上來講,貨代公司倉庫的操作非常忙碌貨物入庫出庫,尤其是早晨出貨高峰期,一個單子的尺寸有問題,扣貨,拆板,復測是非常耗費時間,這不僅浪費人力物力,還會影響整個港車的出貨安排,輕則貨物延誤耽誤時效,重則影響一整車貨物的后續銜接,后續造成的事情更多。
貨代業務正常忙的起來,沒時間喝水是正常的反應,若早上有3-4個客戶的貨需要重新復測尺寸,則貨代銷售正常一上午沒時間做其他的事情了。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忙的連喝水的空都沒有。
然后,經常會忽略的一點是箱子本身的設計,箱子上標示的尺寸為箱子內徑,不含有紙皮的厚度,而實際出貨測量的是箱子外部尺寸,
....
最后,唯一自證清白的方式,只能是歡迎客戶去倉庫參觀,當面復測,貨代報銷客人的來回路費也是可以的。

(來源:國際空運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04404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東南亞海外倉收費標準越南胡志明市物流孟加拉到澳大利亞海運尼泊爾有海運港口嗎哪些快遞公司可以寄國際快遞海外倉 浙江東南亞海運價錢東南亞海運+海外倉一站式服務泰國至中國物流哪個國際快遞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