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和傳統貨代不同的是,跨境物流中的“莊家”并不是很難得到的名頭。過去貨量瘋狂的那兩年中,一個很小很小的物流公司就可以自己裝柜,一周一條二條柜也是“莊家”。
時過境遷,2023年的今天,出現了一周能收四五條柜的物流公司依然堅持不裝柜,堅決的把貨賣給同行。如此奇葩的現狀是怎么來的?咋就不努力了呢?
02
—
劉潤說:影響價格的因素,就是成本、供需關系、效率、信息差。
以最透明的美線為例,成本價大家都算的出來,海運、清關、派送等等的成本已經很透明了。
效率,也就是時效大家也都優化的差不多了。
信息差,現在市場上幾乎也不存在了,賣家的微信上沒二十個貨代也最少有三十個。

只剩下一項:供求關系。
03
—
賣家手里有貨,交給誰是個頭疼的事,這么多年踩物流的坑已經麻木,小的公司出事,大的公司也現事。風險無法規避的情況下,干脆使出了絕招:要長長的賬期。既然躲不掉踩坑,就讓損失少一點。簽收后一個月結、上架后一周結…..等等。。。運費在手,略為心安。
原本裝柜的只收同行貨的大佬們,發現同行的貨越來越少,手下幾十號業務員把地犁了一遍又一遍,掃樓陌拜打電話,最后還是三瓜兩棗。無奈向賣家下手,又沒做直客的經驗,干脆直客同行一個價,愛咋咋的。
這時候,一個價格的錨就出現了,在賣家的眼中,運費的價格就有了權威的參考:大公司給到的價格。
但大公司服務直客的態度不夠舔啊,賬期也不夠長,客服那邊又一板一眼,體驗感不爽。于是還是會把貨給常見的貨代,但要求價格按錨定價來。
賣貨的一看這價格,沒利潤啊,賬期到是沒問題,前兩年賺了不少,還能墊一下。于是只能找裝柜的下手:再便宜一點,給五毛利潤這貨就歸你了。
裝柜的傻眼了。。。。。
還有個別同志發現了一個BUG,每逢周末要裝柜的時候,總有些裝柜的公司缺一點貨裝不滿,這時候拿貨現砍價比較容易。結果就是:貨收了放倉庫,專門等周末的時候砍價。
啥預報不預報的,不算數。
到這一步的時候,基本就是裝柜的賺五毛,賣貨的賺五毛。日子雖苦但也還過的去。
04
—
又到了某一節點的時候了,有些賣貨的不夠錢墊賬期了,咋辦?只能求助裝柜的,給點賬期吧,要不然這貨就只能交給別人了,別人家給同行是有賬期的。
裝柜的又傻眼了。。。。。
賬期給就給吧,來個背靠背條款,賣家要多久就給多久,行了吧。這樣,賣貨的和裝柜還都能撐一下。
這時候裝柜的突然醒了,我又墊錢,又是裝柜又是清關派送,風險全在我這,結果還是賺5毛,我要是不裝柜把貨賣了,是不是也有5毛賺啊。還不用管時效、不用管清關查驗、不用國外爆倉,反正時效慢了由裝柜的賠,丟件少貨還是由裝柜的賠。
這一算賬,我去特喵的吧,老子也不裝柜了,改賣貨。倉庫和人都不要了一個月能省小10萬,等于裝10幾條柜啊。反正我一周才四五條柜,船小好調頭。
哦豁,江湖上又少了一家裝柜的。
05
—
穩定沒多久,價格的錨又變了。原來是在成本之上,還有那么一點點蠅頭小利,這時江湖上殺出來了另一個低于成本價的錨。。。。(這里不討論這價格怎么來的,懂的都懂。)
你還別說人家不賺錢,這價格還真能一直發貨不出事。裝柜的把計算器按冒煙了也算不出來這特喵的價格是怎么做到的。
咋辦?公司百八十個業務員都說公司價格高了收不到貨,要吃飯要起義要造反,倉庫幾千上萬平天天裝不滿,早上眼一睜一天10萬塊支出沒了,一公斤賺1塊錢,10萬塊錢就是100噸貨啊。
有臥龍必有鳳雛,除了走擦邊,還有一條路:沒貨一天虧10萬,那虧本收貨虧不到10萬不就等于賺到了嗎?哇哈哈哈,我真是絕世奇才。干特喵的。
06
—
生生的把生意變成了賭博,賭明天會不一樣,賭以后還有光明。
后天也許是光明的,但不知道會不會倒在明天。。。。。。
首發于同名公眾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邦閱網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邦閱網或作者進行刪除。
訂單
貨代風險
外貿故事
貿易風險
貨代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跨境一件代發的貨源跨境物流 澳門寄菲律賓的快遞那個便宜國際快遞可以寄什么食品如何寄東西到馬來西亞走泰國物流海南空運國際小包是什么中國至越南物流公司俄羅斯國際貨運專線